朱应召
老板提拔的前夜,我选择了离开
当时,出来打工的大多是学历不高、甚至是不识多少字的基层打工者,像我这样有中专文化的,在厂里多少算是个高级知识份子了,因此,不少人都说老板让我当搬运工是对我的锻炼,早晚会提拔我的,到时我就可以脱离苦海了。
果然,过了没有多久,我就被提拔到了一个技术部门当学徒,在那里,我努力工作,很快掌握了一些相关的技术。然而,我却发现,这里不光教人学技术,也教人学“管理”,所教的管理办法无外乎是如何从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找到错处罚款,包括上班时转动一下头颅、舒展一下筋骨,都能被当作“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被罚款三十元;甚至员工上厕所超过规定的五分钟就可以扣掉一天的工资……
扪心自问,我觉得就算是给我一个班组长的职位,我也做不到这些——如果狠着心这样处罚、剥削员工,当作自己往上爬的阶梯,我会一辈子不得安心的。因此,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得离开。
于是,我就以家里有事为由,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书。老板虽然答应了我辞职的申请,但是,却不结算工资,理由是等下个月发工资时才能一起发放。我说我要回家,哪能等到下个月呢?老板却不理会这些,只是说这是厂里的规定,你要走就只能这样。
相比较那些因为离职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工友们,我能得到这样平和的离职待遇,已经不能不说是老板破例对待了,所以,我也不好再坚持,只好留下那个月的工资不要,离开了这间血汗工厂。
漂泊的过程中,我爱上了写作
从那间工厂离职后,我又先后进入其他一些工厂当过保安员、仓管员之类的工作,但是,遇到的无一例外都是类似的黑心老板。当时不闹“民工荒”,闹的是“工作荒”,往往一个职位会引来几十上百甚至几百人争抢,因此,老板们根本不担心招不到人。反而是找工作的务工人员,为了一份并不怎样的工作,不得不托关系、找门路,甚至请客送礼,才能得到工作的机会。
苦闷之余,我喜欢上了读书看报,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目标——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一些文章,发表自己对企业管理不足之处的看法,成了我最大的乐趣,也成了我在广东那片土地上萌芽的一个朴素的人生梦想。
后来,我凭着发表的文章进入了一间文化公司,编辑一份内部报纸。原以为在这样的文化单位里,应该相对有些人情味,不会那么刻薄,然而,想不到这里克扣员工的方法比起那些工厂有过之而无不及——老板专门雇请了一个出版社的退休老校对员,整天翻着《辞海》找我们版面上的错,只要是《辞海》里没有的词语,就一律当成错别字,一个字罚二十元。
当时恰逢刚刚进入网络时代,许多新词汇层出不穷,像“泡吧”、“打的”之类的新词汇,老版《辞海》都没有收录,因此,全部当作错别字罚款,老板还冠冕堂皇地说:“只有罚过款,你们才记得清,这样可以帮你们提高水平!”并建议我们把打的改成“乘坐出租车”、把泡吧改成“去网吧里上网”,说这样就找不到你们的错了嘛!
然而,新词汇并不是只有这几个,而是日新月异大量增加的,再加上有些确实是用词不当的,所以,我们几乎每期报纸出来都会被罚上几百元,一千多元的工资扣除掉罚款,有时连糊口都不够。
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在下班后多写文章发表,希望挣些稿费补贴一下生活,然而,老板却不乐意了,说我不为自己工作的报纸写文章,却为外面的报纸杂志写,这是“吃里扒外”。当我把文章拿到自己的报纸上发表时,老板又一方面说我既然是编辑,自然不能再当作者,不然整份报纸上都是你的名字,岂不显得咱们的报纸没人关注吗?所以要我用笔名发表,至于稿费嘛,他则以这是工作内容为由,拒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