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读书的民族没后劲
有些书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无穷的力量
■文学作品要是任何时候都火得要命,那也不正常。
■没有对这种“神”的滋养,就会腐朽,破败不堪,甚至衰亡。
解放周末:有媒体称,犹太人每年人均阅读64本书,我们中国人每年人均阅读不到5本,差距甚大。1986年,您写了本书叫《浮躁》,仿佛预示了当今的社会氛围。您觉得人们不愿意读书是否也与当下社会的氛围有关?
贾平凹:不仅和社会氛围比较浮躁有关。通过阅读的现象,其实也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些变化。比如,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阅读热。为什么那么热?实际上就是因为那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作用就是打破禁区。一本书出版了,大家会讨论这本书解禁了什么,哪些内容突破了当时的禁区,文学作品变成了宣泄的一个突破口。大家都在等着“爆炸”,一本书之后就开始期待下一本,然后不停地追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通畅,这样的现象慢慢就没有了,文学也就不像当年那么火了。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符合文学作品规律的,文学作品要是任何时候都火得要命,那也不正常。
解放周末:您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候自己的灵魂”,读书是不是也是我们守候灵魂的一种方式?
贾平凹:国家有国家的魂,城市有城市的魂,人有人的魂。这个魂是“神”,也就是“精气神”。任何东西都有“神”在里面,泥巴做成的杯子,一旦成型后就有了它的“神”。城市里特别古老的大树,肯定也有“神”,都有气息在里面。
人为什么需要闭目养神,眼一闭“神”就来了;你劳累伤神,“神”被损害了,就跑了。再说整个社会,充满“神”的时候,一切就是欣欣向荣的;没有对这种“神”的滋养,就会腐朽,破败不堪,甚至衰亡。
解放周末:书里也有这样的“神”。
贾平凹:是这样的,有些书你还没去读,就莫名地产生了好感,就是喜欢。不一定买下来,但起码要翻一翻,这肯定有它的“神”在里面。
而且,有些书还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无穷的力量。我到甘肃靖西去,家家最重要的位置上都放着一本宝书,他们叫宝卷。我一看是啥,都是手抄本的老书。在那些农民的心目中,这些书就产生了一种力量。
解放周末:您怎样从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身上汲取力量?
贾平凹:我是搞创作的,我会崇拜一些作家,提起人家的名字,读他们的书,都是能量的补给。我会把我喜欢的作家的画像挂在我的房间里,有苏东坡、沈从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那就是一种崇拜,把他们的画像放在那儿,看着他们,我就感到有力量。
记者手记
闹中取静,西安市南部繁华一隅,贾平凹寻了处居所当书房,称之为“上书房”。
问起“上书房”名字的由来,他笑言:“我喜欢读书,没事就‘上书房’。民间常说上食堂、上茅房,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上书房’。”
“我不喜欢出门,到上海参加书展算是出远门了。”贾平凹习惯植根于故土,用笔端讲述故乡的人和事。
阅读和写作让他拥有了不一样的气质。
他说他的胆子很小,应对稍微复杂的状况便束手无策;但在他的阅读世界里、在他的作品中,他却是那样胆大包天,有着无所不能的气概。
在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也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参加了好友——陕西作家冯友源的追悼会。谈到老友,贾平凹眼含泪花,讲述的却不是哀伤、不是沉痛,而是感谢。“感谢我的这位至交好友来到人世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走时又带走了人间的一部分疾病与痛苦。”
“贾平凹先生时时刻刻温暖着身边的人,和他在一起,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也不一样了。”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秘书长马莉如是说。
喜爱读书、写作的贾平凹,常感叹自己幸运,“我的工作和我的兴趣是一致的,这让我很幸福。”
幸福的,也许更是那些从他的文字中汲取力量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