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芙蓉區 周盼
幾乎所有關於鄉愁的電影都會有幾個特定的坐標,村口迎風佇立的老樹,樹下瘦骨嶙峋的老狗,街頭瞇縫著眼一坐就是半天的老嫗。是的,跟故鄉有關的總還有這一個“老”字,仿佛你生下來她就已經很老很老,而多年后,每當站在時光的軸線上循聲而回之時,也隻依稀記得那些老街坊、老房子和歲月斑駁的老照片。我生長在湖南寧鄉一個時光緩慢的小集鎮,小鎮很老,據說唐代就已經遠近聞名,記憶裡常聽老輩人講起這裡曾經氣勢恢宏的觀勝台、靈官廟,明清建筑,大理石材質,容得下上百人,幾經風雨,卻在文革期間遭受滅頂之災。沒守住祖宗家業的故鄉人隻能把夢想投射在別處,他們足跡遍天下,以湖湘人敢闖敢拼的勁頭造就了一個特殊群體“章子客”。我的故事牽扯三代人,卻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在路上。
守土有責
我的祖父與共和國同齡,生於1949,是洞庭湖以南紅土地上最傳統本色的農民。如果說種田也算是一份職業,那永不下崗的勛章非它莫屬,花甲、古稀,乃至耄耋之年勞作在田間地頭的皆不在少數,除非有一天真的做不來了,才會洗腳上岸,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那片土地。祖父本姓吳,幼時被送養,改從周姓。作為家中獨子,十八歲便奉命成婚,挑起了一個家庭的重擔,贏工分、掙口糧,解決溫飽問題成為了他青春時代最強烈的記憶,走過激情燃燒的五六十年代,農村勞動力逐漸擺脫土地束縛,走向外面的世界,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開始了他人生除種田以外的第一份職業——人力車夫,工作內容是為耐火材料廠運輸貨物,而工具便是人力板車。他們這一批人的足跡遍及三湘大地,從懷化到湘潭、從岳陽到耒陽,用雙手和雙腳打拼著每一個未知的明天。
待到八十年代,板車送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那時候小規模個體化生產組織盛行,祖父便與人合作開起了砂石場,河道挖沙、機器運作,農村裡建房、修路對砂石需求量很大,業務多的時候經常要忙到深夜。砂石場盡管小,卻總歸是自己當老板,也算有了一份事業,不惑之年有了自己一份事業的祖父分外勤懇,他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扑在那上面,也使得砂石場的確經歷過一段輝煌時期,只是隨著政府對作坊式小生產廠家的逐步取締和砂石資源的日益減少,砂石場最終在九十年代經營不下去。
后來,他還做過鐵路巡查員,洛湛鐵路修到寧鄉,祖父被聘為巡查員,負責日常的一些巡查和守夜工作,一份簡單的工作他同樣做得勤勤懇懇,佩戴紅袖章、頭戴安全帽,白天晚上巡查一走就是幾公裡,他始終樂在其中,中國農民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那份淳朴善良,總是那麼簡單的容易滿足,總是把勞動當作人生的樂趣。那兩年給政府做事,每個月能夠領到固定工資,不用耗費太多勞動力,這大概是他這輩子覺得最體面、最引以為自豪的一份工作。
年過花甲的祖父現如今承包了一口池塘,養了幾千斤魚﹔種了三畝地,每年隻收獲一季﹔逢年過節自釀些米酒,一半自己喝、一半出售給鄰裡鄉親,日子也算豐衣足食。他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守在這小鎮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夢想寄托於土地,而后在勞累奔波中尋找歸屬。祖父一輩子木訥寡言,從他的嘴裡說不出夢想二字,隻說:“待到來年開春時候,再放養幾百尾魚苗,開一塊荒地,種上些魚飼料,精力允許再把一季稻換成兩季,多出些糧食,釀多些酒,余點錢給孫子買房”。那一刻,我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