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 周崇賢
【5】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1988年,我輾轉千裡,去西昌學木匠。金秋十月,我的小說處女作《困惑》發表了。捧著那本散發著油墨芳香的《涼山文學》,我發現,耕耘與收獲的因果關系千古不變。正當我鉚足勁又發了幾個小說夢想成為作家時,因為談女朋友要掙錢修房子,1990年2月2日,我到了廣東省順德市,費勁周折進了均安磁性材料廠。
活很臟,夏天,車間裡熱得像蒸籠,汗水順著臉往下淌,一天下來,渾身上下,隻有兩顆眼珠“留白”。而冬天更難受,每天用冷水洗毛氈,一雙手上開滿口子纏滿膠布,一年四季都洗不干淨。
艱辛的工作之於我沒什麼,為了愛情,為了房子,我節衣縮食。一個月下來,我瘦削的樣子讓三姐心疼得差點哭了。三姐用她那點可憐的工資,隔三岔五上街買些“燒臘”或肥肉,在廠裡偷偷摸摸地做好,叫我和姐夫過去吃。三個相依為命的農民工在野外的草地上或路邊,圍在一起,面對一兩個顏色都不統一的瓷碗,吃得辛酸而幸福!
這就是生活的全部嗎?心裡有太多的話要說。我又開始寫小說了——伏在大宿舍的床上寫﹔鑽進廠外田埂草叢中去寫……廣東特產的長腳蚊子圍著我咬,總是一叮一個疱,讓我又痒又痛,天天“挂彩”。
就在我潛心苦學之時,女友卻變心了。我理解她,因為她是城市人,而我只是一個農民,一個流落他鄉打工為生的流浪漢。我撕心裂肺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三姐怕我想不通去跳河,我搖頭,我為什麼要跳河?人生最不該的就是放棄生命,隻要活著,就有希望(多年之后,當我隨廣東省委講師團到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富士康公司講“中國夢”,講到此處,不只是掌聲雷動,更有打工兄弟姐妹們的熱淚盈眶)!
是的,隻有活著,才有希望!
1991年6月,我在《佛山文藝》上發表了小說《打工妹詠嘆調》,評論家把它列為“打工文學”代表作之一,說它代表了一種精神--打工精神。是的,那是我大聲呼喚並倡導的打工精神,我希望打工兄弟姐妹們自尊自愛自強不息(法國CECLI艾立克先生還曾專程到佛山找我探討中國打工潮以及“打工精神”)。
1993年,我應邀參加廣東省第一屆青年作家代表大會並發言,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謝非還鼓勵我努力學習和創作。這一年,我創作的中篇小說《那窗.那雪.那女孩》連獲大獎。連中央電視台“大路朝天”攝制組都到均安採訪我的打工文學之路(中央二台“與你同行”欄目播出)。
一路花開。24歲那年,我加入了廣東省作家協會,次年又因“優秀外來工”特批落戶中山,圓了一個農民的城市夢。后來還成了第一個被中國作家協會批准入會的打工作家。
這是生活對我的恩寵嗎?可他為什麼要對我這般恩寵呢?而我又將以什麼來報答生活的恩寵呢?
【6】每一個人生都可以傳奇
2011年10月30日,之於我,之於改革開放后風起雲涌的打工潮,之於千千萬萬的打工兄弟姐妹,都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日子。這天,廣東省青年產業工人作家協會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面向當代產業工人的作家協會,而我,一個初中剛畢業就外出打工的四川農民,竟當選首屆主席。那天,在廣東省委大院紅棉廳,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為我頒發了主席証書。
站在台上,面對從中央到地方的眾多媒體,面對全中國兩個多億的打工兄弟姐妹。我發表了“主席就職演說”:《每一個人生都可以傳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站在這裡,站在廣東省青年產業工人作家協會的成立現場,我真的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慨。回望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和數以千萬計的青年朋友懷抱理想,南方尋夢。在工廠,在工地,在流水線,在出租屋,我們經歷著,我們見証著﹔我們哭過,我們笑過,我們付出過,也收獲過!這些人生必須的經歷,讓我們懂得了春種與秋收的關系,讓我們懂得了,拼搏的天空下彩雲朵朵。這種積極向上,與時代一起成長的精神,就是改革開放時代的文化精神!
翻開新中國的歷史,我看到:為支持共和國的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幾億農民一輩子堅守土地和鄉村,默默奉獻。改革開放后,他們又把辛苦養大的兒女,送到建設城市的隊伍中來。
我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從庄稼的深處,我感受著城市的脈動。1993年,當老省委書記謝非握著我的手,鼓勵我積極投身時代建設,我就感到自己的肩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那就是,寫作不能只是個人的小感情,它更應當思考時代和社會。
中國新文學從誕生起,就一直在關注農村與城市。離鄉——進城——回鄉,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宏大主題。打工文學從發芽之始,就延續了這一主題:既有對城鄉對立的反思,也有對農民工現實、精神世界的悲憫關注。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前所未有——農業稅取消了,農民有醫保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角吹響了。更有不少城市姑娘,喜滋滋地嫁給農村小伙了。
黨的十七大報告更是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我,一個從農村奔向城市的農民,回望這些當年根本就無法想象的巨大變化,不能不感慨萬千:改革開放,為我們的人生展開了一個燦爛的時代——
團中央舉辦“鯤鵬文學獎”﹔農民工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外來青工圓夢北大﹔打工作家成了公務員……這些從前誰也不敢想的事情,在我們眼前,在我們身邊,真真切切地發生。
我相信,我也堅信,這是一種必然,歷史的必然——青年產業工人對改革開放的貢獻,時代不會視而不見,歷史將記住我們!
今年10月18日,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在這個宏大的背景下,廣東青工作協的誕生,其意義遠不止於青年文化創新,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化品牌。在廣東“文化強省”的大旗下,她體現了南方的包容與大氣。她——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安子說,每一個人都有做太陽的機會。是的,南方圓夢,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的人生經歷了無限的豐富﹔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有機會與這個偉大的時代,一起成長!
青年作家們,會員朋友們,放飛青春的夢想,讓我們的人生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閃光!
謝謝各位!
2011-10-30
……
不歷經風雨,怎麼見彩虹?回憶隻有在歲月的痕跡裡,才會沉澱出好看的樣子。如果我失敗了,苦難就是我的人生財富﹔如果我成功了,苦難就是我的財富人生。也許,正是人生中諸多的苦難造就了我的今天。
站在南方大地上深情回望,少年時代的艱難,異鄉生活的酸楚,都已成為過往,隻有那些深深淺淺的腳印,那些愛、溫暖和感動,隨了時光的久遠,愈發地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