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高竹新区
●2020年12月29日由川渝两省市政府共同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渝北区124平方公里、广安市138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8.3万人,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
●已成功签约重大项目39个、协议投资335.4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96户
●已累计实施重大项目建设34个
●集成集聚审批权限,其中重庆市将下放事权247项,四川省将下放事权200项
●主动承接广安首批授权地市级经济管理事权134项、邻水县下放事权159项
仲夏时节,万物生长,华蓥山郁郁葱葱。
山下的川渝高竹新区,生机勃勃:重庆路上,几家汽摩配套企业已完成基建,开始安装调试设备;广安路上,西部模具城正在抓紧建设;邻渝大道上,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区超过60%的建筑已完成主体工程,今年下半年将迎来1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入驻……
“历经十年筚路蓝缕,这片土地结出了今天的成果。”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共建新区,新区不断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尽可能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如今,这个位于川渝交界处的新区实现从“边缘”到“前沿”的华丽转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从半路撤退到蜂拥入驻
川渝政策叠加优势吸引196户企业竞相落地
6月28日,高竹新区燕赵工业园,四川燕赵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成接待了两批前来考察的企业,还接了10多个咨询厂房租售的电话。
“我们是最早看好高竹新区这片区域的企业。”李世成说,作为工业地产企业,燕赵置业来此“扎营”10年来,见证了这片区域从“高滩工业园”到“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再到“川渝高竹新区”的发展历程。
2012年,时任重庆河北商会执行会长的李世成和好几位在川渝发展的老乡面临同样的困境:随着城市化发展,位于城市郊区的不少企业都在为找个新的“落脚点”而发愁。
当时已在重庆扎根20多年的李世成跑了川渝多个县市,寻找新的地块,但都觉得不理想:要么太远,要么地价太贵。最后,借鉴国内昆山、廊坊等在大城市辐射下而形成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经验,他细细研究了重庆地图,找到了与渝北区毗邻的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这里离渝北空港最近,而且当时有消息称连接渝北与高滩的210国道有扩宽的计划。
2013年,李世成和十几名老乡在高滩建设标准化厂房,既方便自己搬迁企业,也准备继续发展工业地产承接重庆的制造业转移。
李世成没想到,他选择的这个地方,几年后有了一个新名字——川渝高竹新区。
“这里原来是一片碎石山,长满荒草。我们把小山包推平后才建起这几幢最早的厂房。”在燕赵工业园物管公司工作了近十年的刘现层,指着园区内几幢灰色的标准化厂房说。
当时,诞生之初的高滩工业园并不被企业看好。李世成记得,2014年,他和团队通过登门拜访、现场营销等方式,好不容易联系到几个感兴趣的企业来实地考察,可当他们在高滩做好接待准备时,却接到对方电话:“太远了、太偏了,我们不来了!”
“可以说,2013年至2019年这7年,是燕赵工业园发展最缓慢的时期,也是我们最艰难的时期。”李世成告诉记者,新的企业不愿意进来,当初约定一同在这里发展的河北老乡也陆续转投他处。2015年最早一批标准厂房建起来时,签约的十多家企业,真正落户的只有一半。
“这里真正发展起来,是借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李世成说。
2020年底,川渝高竹新区获批,承担起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被允许在权限范围内自主选择重庆市和四川省适宜新区发展的政策。高竹新区从而获得了叠加川渝政策的优势。
这种优势为新区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李世成举例说,原本燕赵工业园执行的是四川的政策,高竹新区成立后,川渝两地政策叠加:工业地产可以将企业的产权证办到具体楼栋,方便企业融资、参加招投标等。仅此一项,就让犹豫不决的企业,迅速签约落户此地。
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落户高竹新区燕赵工业园的中小企业已达25家,是前7年的两倍,涉及汽摩配件、新型建材等多个领域。
去年,燕赵置业在已拿到的地块里新修了9幢标准化厂房,其中已有8幢被认购,还有不少企业打电话来咨询。
高竹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已累计实施重大项目建设34个;已有196户企业签约落地,88户建成投产。
转运成本变科研经费
每年节约的100万元让企业研发跑出“加速度”
四川诺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阳”)展厅最醒目的展位又更新了:现在摆在这里的是一款为国内某汽车整车生产头部企业一车型定制的顶盖内衬总成。
“传统的顶盖要两只手抬,而这款新产品一只手就能举起来。”公司技术总监邓勇招呼记者感受这款轻量化产品的重量。目前,该整车生产企业已向诺阳下了200万件的订单。
“按原计划,这款产品要半年后才能研发出来。但交通更加便捷,让我们的研发也跑出‘加速度’。”邓勇说。
2017年,诺阳搬迁至此,并于2018年开启了研发之路,但每年能挤出来的研发经费并不多。已跟随诺阳在新区工作了7年的邓勇告诉记者,当时每天企业都有一笔不菲的固定支出:转运费。
原来,因为高竹新区位于川渝交界处,那时的交通网络并不完善。为确保产品能按时交付,位于重庆主城的整车企业必须提前3天告知诺阳交货。在这3天时间内,诺阳要将产品转运至渝北两路长期租赁的仓库存储,在约定的供货当天再运至企业。算下来,诺阳每年要为此支付超过100万元的费用。
自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成立以来,在重庆市与四川省的支持下,新区规划了川渝大道、合广长高速、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项目,推进了南北大道北延段、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项目建设。2021年6月,南北大道二期工程正式通车,从渝北两路到川渝高竹新区车程缩短至不足1小时。
南北大道贯通,诺阳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再租赁转运仓库,而是头天接单、第二天直送,时间上也能保证。
诺阳把节省下的经费,一方面用于技术改造,另一方面用于前瞻性研发。
“过去我们是被动地等企业下单,再进行研发。而‘前瞻性研发’是做客户现在没想到、但未来却会用到的产品,为我们抢占市场作好准备!”邓勇说。
为此,企业新引入两名博士作为研发顾问,新聘两名研发工程师。现在重庆主城到高竹只要半个多小时,顾问每个季度都会来好几趟,协助诺阳技术攻坚;工程师更是频繁地往返于诺阳和主城的汽车生产企业,根据企业要求修改诺阳的产品指标,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研发速度。
据了解,高竹新区正式成立后,不断推动跨省一体化规划、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记者近日了解到,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即将通车;南北大道三期项目加紧建设,有望今年内投用;已完成的7.5公里长的跨省域供水工程,让新区5000余人用上了渝北区茨竹镇卫星水库的一级饮用水源……通过两地打破行政区域跨省合作,高竹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正在成为现代化产城融合新城。
从办事“跑半天”到“网上办”
“我们想和新区一起成长”
“从2018年底第一次到高竹,到现在也只有4年多时间,但我已成为这里的‘老人’。”四川勇图精创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勇图精创”)总经理胡秀颖是名“90后”,却用“过来人”的口吻自豪地告诉记者:“高竹新区是我看着一天天热闹、一天天方便起来的。”
勇图精创主要做货车车厢,由于以前位于沙坪坝的老厂面临拆迁,胡秀颖的父亲几经考察,选择了与重庆接壤的邻水高滩落户,并盘下了一个闲置厂房进行生产。201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秀颖跟着父亲来此开设新厂。
当时,园区还名为“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虽然冠名‘川渝’,但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是‘离哪里都远’。”胡秀颖说,2020年工厂正式投产时,为了给员工办社保、给企业办税,她需要开车1小时跑邻水县城,有时运气不好遇上排队,往返就要花上一整天。
公司不少员工住在重庆主城。为方便员工,胡秀颖周末会派专车接送员工,每月都是一笔开支。为节省开支,她本人开的是新能源车,但整个园区没有充电桩,她就在自己厂里安设了3个充电桩,无意中为不少开车到高竹新区的新能源车车主救了急。
“虽然当时有种种不便,但园区和政府工作人员很热情,让我们下定决心留下来。”胡秀颖说。
2020年底,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挂牌。新区管委会的成立,让行政机构更齐备,企业在园区也能感受到政府行政效率提升带来的便利。
为了方便园区企业办理税费手续和社保,最初管委会在安置小区外设置的系列办事机构,被胡秀颖和同事们称为“高竹金融街”:社保、质检、行政、银行等一字排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但胡秀颖很快就不再去“高竹金融街”了,因为随着新区推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机制”,企业不仅可以在园区内办理社保、税费等手续,还可实现四川、重庆相关业务通办。胡秀颖在重庆的企业税费发票,可以在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打印出来。现在,这种服务又升级为“网上办”。
不久,新区到两路的公交“川渝20路”开通了,公交车站附近还专门增设了充电桩,新区的新能源车一下子多了起来,勇图精创周末接送员工的专车车次也减少了。
“原来因为生活、办手续不方便,每个月都会牵扯不少精力。”胡秀颖说,随着园区服务质量提升,自己投入在企业发展上的精力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了。
去年,勇图精创研发推出了安装更便捷、空间容量更大、更耐磨损的新型货车车厢,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今年,公司又推出性价比较高的旅行房车,在成都、重庆等地参展时,受到极大关注,接到好几笔订单。
“当初才来时,万万没想到变化会这么大!”胡秀颖有些感慨,“对高竹新区最好的赞美,就是自己能和新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