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上9点之后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里,读者仍然很多。书店24小时营业让大家找到了晚间阅读的“家园”。记者金 晶摄
4月8日,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24小时营业”的试运营期,人们在纷纷为“不打烊”书店点赞的同时,也不禁要问——在行业普遍不算景气的当下,实体书店维持原有日间运营已显捉襟见肘,再推出夜间书店服务,既需勇气更需实力,三联韬奋书店的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4月9日晚,在与白班进行交班后,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的工作人员开始在书店一层靠东面的过道摆放书桌,为即将开始的夜间营业做好准备。这是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试营业的第二天,这家书店将夜间营业的时间定在每日晚9点至翌日早9点。
受益政策支持
“三联以前一直想做夜间书店,但是增加的成本太高,所以一直没有做起来。”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但是自去年以来,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政策,让书店看到了把夜间书店操办起来的可能。
张作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联韬奋书店如果增加夜间营业,预计需要增加的启动成本约为300万元。去年,中央财政专项扶持实体书店,三联韬奋由此获得了100万元资金补贴;书店因背靠三联出版社,获得了100万元支持用于书架购买和升级等费用;去年国家还出台了免征实体书店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的政策,“我们估算了一下,今年税收可减掉60万元。去年净利润是40多万元,今年预计也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张作珍认为,这些支持和鼓励,是夜间书店模式可以持续和推广的关键。
“三联韬奋书店在获得国家补贴和优惠政策后,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进行夜间经营尝试,为读书、爱书的人打造了一方阅读天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说,“它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读者热情激发动力
读者的热情也是三联韬奋书店决心开办夜间书店的底气之一。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8日晚9点,店内读者达到近300人。一夜销售额约1.5万元,“这还是在所有书品打了8折的基础上。”对这样的销量,张作珍还是满意的,读者的热情加上第一天的“开门红”,让他看到了书店持续夜间营业模式的可行性。
9日晚9点10分,书店一层书架旁的夜读书桌前,62岁的王耕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图书。他获知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的消息后,晚上从位于东四的家里出发,用了15分钟到达书店。“24小时书店,北京应该有。作为文化中心,北京应有相匹配的文化氛围。”在北京一中读高三的滕泽则选择坐在书店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口看书。平时,她大多选择从网上购书,“主要是因为便宜。”三联韬奋书店推出的折扣活动虽然没有网上让价多,但她还是决定买下一本,她说,“希望这样的书店越来越多。”
今年两会,“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整个社会也因而掀起了“读书热”,这为实体书店的创新运营再添底气。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