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灾区群众受“二次伤害”?
排查公布地灾隐患 深化群测群防
芦山地震灾区处于地形条件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在经历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及数千次余震后,新排查出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如遇连续下雨,极易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而芦山县所在的雅安市被称为“雨城”,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科学减灾,须从防治次生灾害做起。
地震当天,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生命任务”快速启动。第一时间,我省组织40余支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组紧急赶赴地震灾区,开展排查工作。
这是截至25日上午10时的一组数据:
——芦山地震灾区排查地质灾害隐患2624处,涉及4.5万余户、20.5万余人;
——对239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复核了265处已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安全性,初步掌握了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规模、险情等,及时划定危险区,逐点完善防灾避险预案,落实监测责任人及专职监测员,设置了警示牌和警示标志;
——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隐患,向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让受威胁群众知晓灾害隐患、避险方式和逃生路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6日,第一批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公布,电视24小时滚动播出。震后不到一个星期,各个地质灾害隐患“档案”悉数掌握,落实专人24小时严密监控。
28日,震中开始下雨。芦山县大川镇杨开村村民王兴龙爬上房后的大山,查看被地震震开的裂缝有没有垮塌的迹象。
王兴龙是皂角湾的地质灾害监测员。汶川特大地震后,大川镇引进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监测制度,针对各村危险点位,就近选择村民担任监测员,统一接受专业培训后上岗。“旱季5天看一次,汛期每天都要查看并及时汇报,如果遇到危险就敲锣向村民报警。”王兴龙说。
王兴龙是遍布灾区数以千计的地质灾害监测员中的一员。地震发生后,每一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坚守点位,时刻盯防。
26日16时,芦山县思延乡清江村前后坝组,响起了一阵警报声。组长杨开春用手摇报警器发出预警信号后,住在村道两侧的几十户村民从家中跑出来,沿着预先设定的路线撤离——抢在下雨前,雅安市六县两区同时启动震后首次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在地质专家指导下,1700余人参加了13场演练。
高科技的加盟,让群测群防如虎添翼。
成都军区出动机动气象雷达、车载风廓线雷达、卫星接收车等高技术装备,军地共享气象监测数据。雅安市紧急采购1630台手摇报警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网络覆盖到市县乡村组五级。
“我省十分注重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治,汶川特大地震后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机制。”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志文说,从应急预案制定、安全隐患点排查及公布,到监测队伍建立,都有一整套方案,照章运行。2012年8月开始实施的《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对省、市、县各级政府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机制保障,成为全省上下临危不乱的关键。
地震伤员救治——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救灾物资发放——先保障老人孩子、困难群众,纪检人员全程监督;
及时发布信息,确保救灾公开透明;
接收捐赠的资金物资,及时向社会公布去向……
从实战中积累经验,总结形成一整套宝贵机制,在应对巨灾中环环相扣——这一切,彰显了科学救灾的伟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