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1日,李克强来到成都华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看望8岁的危重伤员张柯。
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后,李克强乘车前往成都华西医院。此时,道路已经抢通。2个多小时后,李克强一行抵达华西医院,这是集中收治地震危重伤员最多的医院,他直奔重症监护室。
岳安红,一名重伤女子,呜咽痛哭:“家里还有3个人压在里面。”李克强安慰她,“别总想以前,多想以后,你要相信救援人员会找到他们的。”
杨尚明,一名重伤老人,忧心忡忡地看着李克强:“你是总理。”医生插话:“他老担心医疗费。”李克强握住他双手:“您安心养伤,医药费不用担心,政府会管您的。”
张柯,8岁的小伤员,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惊吓。李克强柔声开解他:“你还小,将来的路还长,这些医生叔叔、阿姨会把你治好的,不要害怕。”
离开华西医院时,已是中午,距离前一天专机起飞正好过了24小时。当人们还在猜测“李克强会在灾区待几天”时,一条出人意料又简明扼要的消息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在了解了灾区的实际情况,对救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后,今天下午乘飞机回到北京。
“速去速回”、“干净利落”、“高效政府”……一时间,中外媒体纷纷评论。事实上,早在前一天晚上的“手电筒会议”中,李克强就提出了这个重要问题:抗震救灾的指挥机制。“要科学指挥,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成立了指挥部,各方力量都由你们统一指挥。国务院有一个前指机制,各部委通过前指机制,都和你们省里的指挥部衔接。”
在地震当天,就明确下一步工作由省级政府全面负责,明确“指挥部提要求,国务院给支持”,这份果断决策的魄力,引起中外媒体的关注。“此举与他所承诺的‘地方能管的要交给地方管理’的‘政府放权’相契合,是举大放小、举重若轻、善于为政的聪明人做法。”“此次救灾,清晰地向外界传达出他立足于建立高效、现代型的政府模式。”一家外媒如此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