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小姑娘萌萌,在汶川地震中经历了惊吓、逃生和得救的过程,目睹很多惨烈的场面。萌萌感到“世界末日”要来了,夜晚睡觉容易惊醒,白天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下降,这种状况久久不能缓解,后来萌萌主动找人询问,在他人的心理援助下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萌萌的经历并非个案。重大灾害发生后,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些一反常态的应激反应,这时候需要专业心理从业者的介入,帮助他们走出痛苦的经历,远离恐惧的困扰。四川芦山“4·20”地震发生后,社会各方争分夺秒地救援生命,与此同时,一些心理专家也开赴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地震发生之后人的应激反应,在对灾区的群众进行心理干预时该注意哪些问题?
“出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
“人在面临地震灾害这样剧烈的变化甚至是死亡的时候,会出现应激反应,身心会出现一些反常症状,意识上表现出对相似场景的不断‘闪回’、过度警觉以至于草木皆兵、回避当时情况等;身体上表现为心慌、出虚汗、睡眠障碍、噩梦、莫名其妙的发烧等等。”地震后就立即赶往灾区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刘正奎副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人面临剧烈变化的应激性反应,出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这种状况一般会在几周后慢慢地消退。”
刘正奎介绍说,重大灾害产生的客观刺激,超过了人的心理阀限和正常心理负荷,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灾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而约有30%的人,症状会持续下去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应激障碍,应该给予心理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终生性的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这种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应激反应期,一般在事故发生的两周之内;第二个阶段为安置期,灾后两周至一年的时间;第三个阶段就是一年之后的心理重建期。
刘正奎说,一般建议在第一个阶段内,从事应激反应障碍干预的人员应该是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他们采取的干预手段会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及时发现原因,对症干预。而建议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在这个时期内主要是通过发放资料宣传应激反应知识,帮助灾区群众正确认识应激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