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
“四个一万”让工会更贴近职工
近日,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接受南方日报专访,畅谈了广东省工会系统所推行的“四个一万”工程情况。他表示,省总工会将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已有成果,抓实在、办实事、得实效,把“四个一万”工程、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推向深入,努力构建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枢纽型组织。
目的 改作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
南方日报:我省工会系统开展“四个一万”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陈宗文:推进“四个一万”工程,主要目的是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工会将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不等不靠不拖,及时推动解决并进行跟踪;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积极进行沟通协调,推动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并把问题解决得如何作为衡量活动是否收到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标准。做到活动开展到哪里,问题就解决到哪里,哪里开展活动,哪里就有新变化,以实际行动取信于职工。
省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职工群众面临的难点、社会发展进步的热点安排和部署工作,把帮助困难职工、异地务工人员和劳务派遣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就业、收入、社保、住房、医疗、教育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不断下移工作重心,把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工作,增强基层活力,努力使工会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职工,使工会各项工作惠及全体职工。
机制 服务职工将制度化
南方日报:开展“四个一万”工程是短期内的举措吗?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陈宗文:开展“四个一万”工程、服务职工活动不是一时之举、短期之策,而是一项长期性任务、经常性工作,其重点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到坚持不懈。
一是推动联系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开设微博、电子信箱,建立领导干部接待日、联系点等方式,定期走访企业和职工,进一步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按照“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的要求,促进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
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制度。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工会干部赴基层调研作出规划安排,每年确保有一定时间深入基层,围绕党政大局、工会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促进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
三是实现服务职工工作网络化。推动全省帮扶中心(站、点)转型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完成县级以上工会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构建以地级市职工服务中心为骨干,县(区)级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服务站、点为基础的五级职工服务工作网络。
四是健全协调劳资矛盾预警机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特殊职工群体不稳定因素的调研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积极协助党政妥善处理职工集体劳动争议事件;继续深化落实“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工作方针,完善地方工会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五是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努力把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作为工会为职工服务的品牌做实叫响,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工作的力度。牢牢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这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目标 加快建设枢纽型组织
南方日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要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创新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团体的活动方式,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这对工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陈宗文:这要求工会系统在加快建设枢纽型组织上下功夫。发挥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枢纽作用,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
一方面,按照法律和章程要求,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着力在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找准枢纽型组织的新定位,不断增强对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着力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出发点,以培育发展、规范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坚持凝聚职工群众与引导社会组织并重,生产企业与生活场所并重,经济诉求与社会诉求并重,户籍职工与异地务工人员并重,充分发挥工会在联系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社会组织快速发育和我省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试点的新情况,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对登记成立的涉及职工维权的社会组织严格把关。
(撰文:黄应来 姚文军 编辑统筹:杨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