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勇担使命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朱善璐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任务,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大学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要在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对一些重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形成若干具有北大风格、北大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派,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要持续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切实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功能。构建若干具有重大影响、享有国际声誉的协同创新平台和专题思想库,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改变国际学术文化领域“西强我弱”格局,努力把中国理论和主张融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逐步掌握国际学术话语主动权,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在中国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今天,高校必须积极回应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决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理论研究,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努力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型社会的引领者,国家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内涵发展 创新驱动 实现时代担当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满怀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学科与基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推动发展。当前高校的“协同创新”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南京大学结合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五大协同”,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型合作模式。同时,着力于打造覆盖面较为宽广的学科集群,推动文、理、工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
坚持质量导向,锻造优质师资与科研精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重质量,重内涵式发展。南京大学本着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建立全球公开招聘制度,实施“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奖励计划”,启动“登峰人才支持计划”;另一方面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同时,学校将通过中长期跟踪扶持、减化考核密度、优化评价体系等方式,鼓励学者以更长远的眼光和耐心,为文化建设事业献力,培育具有重要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成果。
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南大学派”。南京大学遴选出了8支“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团队”,同时,通过凝练优势学科方向、打造特色科研基地等方式,逐步培育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民国史研究等一批富有特色和生命力并能引领学术风潮的学术群体,致力于打造有个性、有影响、有贡献的“南大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