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為什麼劉鄧大軍決定推遲出山時間堅持在大別山“再打一個月的圈子”?

2015年03月26日09:10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1948年2月7日,中央軍委指示劉鄧率所部主力轉出大別山(此時劉伯承已在淮北外線,留在大別山的部隊實際上由鄧小平、李先念指揮),與粟裕、陳謝兩軍“在淮河、漢水、隴海、津浦之間集中,機動打中等及大的殲滅戰”。過去往往以指示為根據,認為劉鄧大軍轉出大別山的日期最遲不會超過2月下旬。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當時除位於大別山北麓的第二縱隊轉出稍早(3月初),其余兩個縱隊均是3月底出山北進的。即轉出時間比人們預料的要晚一個多月。其原因何在呢?

  實際上,上述延期出山是根據實際需要主動採取的政策。若是孤立地看,似乎只是個時間遲早問題,但實際上這是與當時大別山及整個中原戰局相聯系的。1948年1月底2月初,也就是收到上述指示的前夕,大別山的局勢已相當嚴重。一方面,擬議中的黃安殲滅戰未能進行,劉鄧大軍急需的武器彈藥和糧食均無法補充﹔另一方面,敵人已發現劉鄧大軍主力的集結地點,正多路出動實行包抄合擊。正如1月25日粟裕在發給中央軍委的電報所說的,“劉鄧軍現……已處極困難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鄧大軍內線主力遵照軍委的指示,及時轉到有大后方接濟的淮北地區去休整補充,是比較有利的選擇。然而,以鄧小平、李先念為首的大別山“前指”卻沒有這樣做。他們知道,在中原三軍中,另外兩軍特別是粟裕所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經過自魯西南到豫東豫中的千裡跋涉和連續作戰,消耗也很大,同樣存在著急需休整補充的問題。如果劉鄧大軍在此時出山北進,勢必將敵人部署在大別山周圍的大批兵力引入北部中原地區。這樣一來,雖說可減輕自身的壓力,但展開於這一地區的粟裕所部,則很可能被迫作戰或被敵膠著,從而無暇休整。若這支人數最多的主力部隊被進一步消耗削弱的話,將會給整個中原戰局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從全局考慮,鄧小平、李先念毅然決定推遲北移計劃。他們在2月9日回復中央軍委的電報中,明確表示:“我主力兵團不宜抽得過早,應對粟的機動以配合,故須留在大別山,再打一個月的圈子”。與此同時,“前指”還號召全軍再忍受一個時期的艱苦,積極開展以吸引、牽制敵人為主要目的,輾轉機動和靈活殲敵的戰略行動,予外線兩軍以支援。在中原局和“前指”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經過全體指戰員異常艱苦的努力,終於勝利地完成了預定的艱巨任務。如果沒有這一段時間我軍對大別山周圍敵人的有利牽制,那麼華東野戰軍主力的休整則很難勝利進行,對該軍此后攻克開封、聚殲豫東數萬敵人的重大勝利,將增加更大困難和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劉鄧大軍推遲出山的舉動,對整個中原戰局的形勢起了重大作用。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麼》,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