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
大山能遮擋人的視線,但遮不住人的眼界。在他看來,獨龍人要追趕,“遠”靠教育,“近”靠產業。
他的睿智和興奮點,從他的眼神裡就能感受到。
“獨龍族再不能出文盲和窮人了。”一提起教育,他話就多。
“獨龍族必須提高科學文化素質,要具備和外界交流的能力,不然即使脫了貧,遲早會返貧。”
第一次回鄉工作時,他就在母校巴坡小學教書。
上世紀70年代食品配給不足,加上缺衣少穿,每年都有一些學生輟學。為留住學生,每年封山后,他都會冒著嚴寒,天天跑到鄉物資調配員那裡軟磨硬泡,隻為給學生爭取十斤肉。看著學生們吃肉,他卻在一旁悄悄抹淚。
當鄉長后,高德榮一心惦記村民子女的教育。
他曾特地趕到迪政當村一戶困難群眾家裡,掏出兩百元錢遞給男主人,說:“生活困難是暫時的,孩子沒文化是一輩子的,要讓娃兒讀書。”又走到孩子面前,掏出自己僅有的一支鋼筆遞給他:“娃兒,這支筆送給你,好好讀書,將來走出獨龍江。”
這個男孩接過筆,緊緊攥在手裡。轉眼20多年過去了,他已成家立業,在貢山縣城參加了工作。當年的那個下午,他記了20多年。
阿利英,一戶村民的大女兒,讀小學二年級時因貧輟學。高德榮知道后,資助了她家一筆生活費,孩子復課以后,還不時接濟這個家庭,勉勵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將來好走出獨龍江。現在,阿利英已讀完初中,她最大的夢想是以后考上大學,對得起“老縣長”。
當地干部說,“老縣長”是一個“矛盾體”,總是鼓勵別人走出獨龍江,而自己卻往獨龍江鑽。
在高德榮和當地干部努力下,在外界關心支持下,獨龍江鄉教學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一說起發展民族產業,“老縣長”話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獨龍人不能靠挖石頭、砍樹致富,不能破壞這片青山綠水,它屬於國家。光種苞谷也解決不了問題,要搞符合地方實際的產業。”
獨龍江峽谷溝壑縱橫,森林覆蓋率達97%,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什麼才是他說的產業呢?經過反復考察,他盯上了一個當地從沒種過的產品--草果。
草果是一種調味料,貼地生長,喜陰,適合在林下種植,易成活,少病害,好管理。現在產地收購價每公斤10元左右,群眾在房前屋后、河邊山上、草間樹下大規模種植,有的人家一年收入達十幾萬元,祖祖輩輩沒見過這麼多錢。
撼觀念難於撼山。曾經,一些村民不相信這種紅彤彤的小果子能發家。為此,“老縣長”第一個“吃螃蟹”。
“做一堆計劃,不如做一件實事。”在離鄉政府幾公裡遠的獨龍江畔,他建了個培訓基地,房前屋后種滿了各種“寶貝”。他自己育草果苗,一邊試種,一邊請專家指導,先取得經驗。
如何推廣,他有兩招:一是經常殺豬宰羊,免費提供吃住,吸引村民來學﹔二是送苗。
巴坡村的木利光55歲,種草果5年。他回憶說,自己年齡大些,學得慢,去“老縣長”的基地學了10多次,還拿回許多苗。“有這樣的好事,我們當然感激他。”木利光說。
在高德榮等的推動下,獨龍江鄉的草果種植面積已逾4萬畝。鄉裡的第一個企業--草果烘焙廠也已建成投產,開始向深加工要利潤。
現在,重樓、中蜂、獨龍牛、獨龍雞、漆樹、蔬菜等一批特色生態種植養殖項目在獨龍江邊發展壯大。
“老縣長”越說越興奮:“以后要建‘綠色銀行’,獨龍人需用錢,都到山上取。”
他暢想,獨龍江生態好,今后在保護的前提下,發展生態旅游業,也就是“有品位的旅游業。”
“加快獨龍族產業發展再也等不得了。”他一揮手,“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相關專題 |
· 永遠的“老縣長”——“獨龍之子”高德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