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高級中學 莫景春
在村民的大路兩旁,紅紅的大幅標語挂滿,像是當地老百姓一顆顆火熱的心。有人甚至跑到鄉鎮裡參加歡迎大會,會后,手牽手把移民同胞領回來,像是迎接久違的親人。
還有的群眾,早早到移民新村的工地上,紛紛拿出自家的材料,熱火朝天地幫移民同胞搭棚建屋,讓他們安安心心地住了進去。
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這是何等崇高的包容!
安土重遷,歷來是中華民族心裡最沉重的部分。從大山裡走出來的移民同胞來到晒谷嶺這個地方,像是回到了離散多年的家鄉,那麼親切!那麼踏實!
晒谷嶺,曾經是荒草嶺,在移民同胞的辛勤勞動下,披荊斬棘,一叢叢灌木不見了,一堆堆雜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梯梯平整的田地,溪水在旁邊潺潺流過,一行行挺拔的小樹青翠可人,水牛在田裡嘩啦啦地跑著,一切都煥然一新,到處流淌著甜蜜的笑聲。
金風送爽,層層的梯田稻穗沉甸甸,擠擠挨挨,一派豐收景象。從小在山裡長大的移民同胞沒見過那麼多的稻谷,樂開了懷,心裡卻是那樣清清楚楚:這金燦燦的稻谷裡溶化著當地同胞多少汗水。自己不懂得種植稻谷,是當地政府派來了技術人員精心指導,更有當地同胞的手把手的教。第一次吃到那麼香噴噴的米飯,把肚子撐了脹,那粗硬的玉米就拿去喂豬雞鴨了,感覺日子過得甜滋滋的。
田裡的移民鄉親們正在忙著收割谷子。他們的懷裡抱著一堆堆稻谷,興沖沖地往打谷機跑出。打谷機飛快地跑,谷粒紛飛,嘩啦啦撒滿地上的墊布。一些人在前面忙不迭地往袋子裡裝。脹鼓鼓的袋子碼得很高,有的干脆在田頭晒起來。晒谷嶺,名副其實地成為晒谷嶺。
家裡的糧倉漸漸裝滿,肚子吃得飽飽的。移民鄉親開始感覺腰包有些癟癟的。看到當地村民建起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房,還有趕街時騎上摩托車,“嘟嘟”,一溜煙,都不見了影子,多瀟洒呀!想著想著,心裡痒痒的,扳著手指頭,數著腰包鼓起來的時間。
移民鄉親跟當地村民已經融為一體,經常互相串串門。移民鄉親便趁機走走看看,利用機會看看當地人如何發家致富。特別是那些聰明靈活的人,更是喜歡跟當地年輕人來往。年輕人總是懷著一顆好奇心,問這問那,即使錯了,也不會被當地人嘲笑。當地人總是很有耐心地解釋指導。
聽說有一位都安來的莫姑娘,也是喜歡串門。她來到了當地主人家的一間廂房,躡手躡腳地鑽進去,突然尖叫一聲,捂住雙眼,慌慌張張地跑出來,嚇主人了一大跳。趕緊問什麼回事。她支支吾吾說,那房子裡怎麼那麼多的毛毛虫。主人看著她那奇異的表情,將信將疑地過去看看,結果哈哈大笑。原來莫姑娘是把蠶虫當毛毛虫了。
聽了主人的介紹,莫姑娘臉燒得紅紅的,但好奇心佔了上風,打破沙鍋問到底,問了養蠶的好處,養蠶的方法。於是自己偷偷回家學著養,當地的這位朋友也毫無保留地教教她,她終於把這種“毛毛虫”養成了白花花的錢。現在,她家一年養兩張,收入不下一萬八千元。她逢人便高高興興地說:“我這些年來養蠶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全是跟當地人‘偷’來的。”晒谷嶺的每家每戶都養有蠶。
種桑養蠶,是當地人慷慨教移民同胞的其中一項技術。別的還有種植技術,比如種甘蔗啦,栽水果啦,隻要移民鄉親需要的,當地人都毫無保留地傳授。附近的荒山野坡上全是經濟林,滿坡甘蔗郁郁芊芊,果樹蔥蔥蘢蘢。家裡原先擺放的政府贈送的黑白電視機被當做文物收藏起來,換上漂亮清晰的液晶電視。屋前停著一輛輛嶄新的摩托車,閑著沒事,青年男女相約一起,蹬上那別致的摩托車,“嘟嘟”一溜煙,往城裡逛街去了。
晒谷嶺,雖說是一個嶺,卻居住著毛南、瑤、壯、苗、漢等十二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但都能尊重對方的習俗,親如一家。農忙時節,大家結對幫扶,一起收甘蔗,一起插田,一起收稻谷,其樂融融!每每逢年過節,大家互相走親戚,拎點東西,帶上祝福。平時,要是誰家有個雞鴨魚肉,總會邀上左鄰右居,痛痛快快地喝上幾杯,趁著酒酣耳熱之際,喊上幾句本民族的山歌。男女青年則偷偷跑上山頭,靠在一棵繁茂的大樹下,竊竊私語。沒過幾天,他們便手牽手,走進了彼此的家。也許是毛南族小伙子走進了瑤族的家,也許是苗族姑娘走進了壯族小伙子的家,臉上漾著幸福的微笑。
朋友的一則採訪日記裡至今保留著這樣一個情景描寫: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緊緊摟住一個年輕姑娘的臂膀,不停地唱著歌。身后張燈結彩,親朋好友,擠擠一堂,歡聲笑語,吉祥喜慶。這是都安移民來的韋青年和本地的莫姑娘喜結連理,舉行了隆重的喜宴。各方的親戚都來了,大家聚在一塊,即使有些語言不通,但都能心領神會﹔甚至有的移民鄉親已經學會當地的話,說得相當順溜,自稱為“新環江人”。
晒谷嶺,晒著民族團結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