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民
濟南依山傍湖,山是千佛山,湖是大明湖。
舊時生活在大明湖畔的 “湖民”,以隗、趙、劉、胡、周姓人家為主,分為船戶、田戶和腥戶。船戶在大明湖裡撐船,田戶在湖裡種藕、栽蒲、植葦,腥戶則在湖中打魚撈蝦。這些明湖百姓“靠湖吃湖”,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兒。
船戶隗大爺
咱大明湖船戶中最有名氣的人物當數隗大爺。隗大爺名叫隗文藻,撐船的手藝是家傳。
舊時的游船停泊在鵲華橋下的司家碼頭。船的種類不同,有豪華的畫舫,船頭雕飾飛檐,兩邊朱欄精刻,艙內窗明幾淨,桌椅舒適,后艙設有床榻,游客可坐可臥。也有一般游船,隻有木制頂棚和護攔,或在船身用竹竿扎架,支起白色涼棚。這兩種船的兩側鋪有坐墊,游人坐在船幫,可以把腳伸進水中拍浪取樂。船戶手腳麻利,不僅船穩,嘴皮子也得利索,會講湖光山色。
隗大爺的與眾不同之處,是上世紀50年代給毛主席撐過船。據說那天風和日麗,膽大心細的隗大爺把主席一行迎上船后,木篙一點,悄然離岸,按著老詞兒介紹起了大明湖:
各位坐穩了,咱這船先到歷下亭,后到北極廟——
這歷下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有乾隆爺的大御碑﹔
北極廟裡有水神,龜蛇二將把大門,還有大鬼吃小鬼兒﹔
再往前是明湖居,白妞黑妞的梨花大鼓就迷煞了人兒……
主席聽得眉開眼笑,臨走時專門跟隗文藻同志握手致謝。這一握手可不得了!此后,隗同志一路平步青雲,從不識字的普通船戶做起了領導,“文革”中還當過大明湖革委會的主任。
1968年我在大明湖展覽會當講解員,每周一都隨大明湖的工作人員去正門牌坊西邊的辦公室,聽領導隗主任訓示。此時的他身穿草綠色軍裝,上衣口袋別著兩支鋼筆,佩戴主席像章。一般情況下,識字不多的他會先叫人讀報紙,然后很威嚴地訓話派活兒。
那時候,他雖然早就不親自撐船了,但是經不住我們這些小丫頭連聲叫“隗大爺”,還是帶著我們上了船。
隗大爺站在大木船尾,把木篙插進水裡,按住篙頭向湖裡一撥,船便被撥得向前滑動了。他告訴我們,點篙要有分寸,向湖裡壓深了,會扎進淤泥中拔不出來,點淺了又推不動船,順風順水撐船最容易。
這時的隗大爺完全沒了領導派頭,笑容滿面地在湖面上大顯身手。撐船時,那種風平浪靜的愜意,順水而流的舒暢,激浪拍舷的緊張,風中難行的無奈,力挽狂瀾的勇氣,接近目標的喜悅,讓他變得精神煥發。
有時他故意猛地扎篙,讓船頭翹起,船尾水花四濺,嚇得坐在船裡的人大聲尖叫,他立馬夸張地張大嘴巴,露出驚慌失措的神情。然而,不等船尾進水,他又狡黠地瞇起雙眼,一撥木篙,哈哈大笑,船便似箭一般飛出,平穩地向前駛去。
等到木船接近荷田,他忽而摘幾片荷葉,讓我們頂在頭上遮陽﹔忽而木篙一點,又隨手採幾朵荷花,摘下幾個蓮蓬,扔進船裡﹔隻見那荷田中被驚起的水鳥“噗嗤嗤”躍出湖面,引來滿船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