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區        注冊

中共山西省委關於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加快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4年02月13日10:53   來源:山西日報

六、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25)深化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細化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健全政府性基金支出項目庫,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規范社保基金預算編報,將政府所有收支全面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預算公開內容,2015年之前所有縣級以上政府全部公開財政預決算和 “三公”經費預決算。在清理規范七項與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挂鉤重點支出事項的基礎上,對地方出台的要求與財政收支挂鉤的支出事項以及按人均經費標准安排的支出事項進行清理規范。制定出台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管理辦法,逐步推動滾動預算、中期預算的編制工作。逐步健全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率先在27個縣份開展試編工作。建立債務預算管理制度,對高風險地區和部門進行預警,實行融資平台公司名錄管理制度,有效化解存量債務,嚴控新增債務。

(26)完善地方稅體系。按照清費立稅原則,全面清理煤炭企業收費。積極推進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積極爭取環境保護費改稅在我省先行先試。爭取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調整完善我省城市維護建設稅征收范圍。開展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改革研究。清理整頓各類稅收優惠,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稅賦環境。積極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創新優化稅收征管和服務方式,建立科學、高效的稅收征管體制。

(27)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在中央與地方事權支出責任劃分的基礎上,研究設計省以下各級政府事權清單,逐項明晰省、市、縣三級政府各自的事權,建立與事權相適應的支出制度。對於省級委托的部分事權,省級通過轉移支付委托市縣承擔﹔對於共同事權,適當增加省級政府支出責任。省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市縣財力缺口,原則上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調節。建立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逐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佔省級財力的比重,確保縣級財力佔全省財力比重不低於60%,縣級財力均衡度不低於0.6。嚴格新設專項轉移支付,清理規范整合現有專項轉移支付,逐步減少競爭性領域專項轉移支付。清理規范現有的配套政策,先行在財力困難的貧困縣、生態縣取消地方資金配套,一般不再出台新的配套政策。

七、構建統籌城鄉發展新機制

(28)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系創新。在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的同時,探索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公司經營等農業經營新方式。出台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意見,設立土地流轉扶持資金,力爭2020年土地流轉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建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機制、糾紛調處機制、風險保障機制,加快培育土地流轉市場。鼓勵農民興辦專業合作、股份合作、信用合作等多類型的合作經濟,鼓勵合作社通過合作與聯合發展跨區域、跨產業聯合社。允許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制定促進和規范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有關制度。支持發展主體多元、競爭充分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開展政府購買服務試點。

(29)拓寬增加農民收入的渠道。

圍繞農民收入翻番目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現代特色農業為方向,不斷豐富“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具體模式,推進大同、晉中、運城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區域特色農業的發展。盡快編制雁門關現代畜牧區以農載牧規劃。逐步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試點范圍,開展草原確權承包工作。鼓勵各地成立農村土地物權服務中心,對土地進行收儲、價格評估、交易和金融擔保,形成以土地權益保証為主的信貸融資。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繼續出台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30)以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為抓手推進扶貧體制機制改革。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是我省加大扶貧攻堅力度,促進貧困地區農民收入翻番的重大戰略工程。以呂梁、太行兩大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總結提升企業產業扶貧開發實踐做法,形成扶貧發展新的模式和機制。加大項目用地和金融服務等要素支持,著力形成示范帶動、項目支撐、政策支持、考核激勵、精准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推進機制。

建立精准扶貧工作機制,實行以扶貧成效為導向的貧困縣考核激勵機制。改變機關單位定點扶貧方式,工作隊隊長由一年一換改為兩年一換,充分發揮貧困村大學生村官作用,逐村逐戶逐人制定落實幫扶措施。強化行業扶貧資源整合,完善行業扶貧工作考核,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支持參與扶貧開發。實行省級領導聯系貧困縣、扶貧開發企業和住村包村點“三合一”幫扶貧困縣制度,並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重點縣共36個縣全覆蓋。

(31)完善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機制。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鎮化格局,走出以人為核心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建立領導協調機制,按照“四化同步”、“五規合一”的要求,加快交通、通信設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進太原晉中同城化。支持其他市加快新區建設和舊區提質,創新推進方式和協調機制,形成大同都市區、長治“1+6”城鎮組群、臨汾百裡汾河經濟帶、運城生態智慧城等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以孝義為龍頭,推進孝汾平介靈城鎮組群建設。分層次推進大縣城建設,逐步減少5萬人以下的縣城。創新百鎮建設機制,賦予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相應的管理權。積極探索“以礦建鎮”、以縣(市)為基礎的“就地城鎮化”模式,促進農民向城市有序轉移。

加強城鄉統籌,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搬遷山庄窩鋪,使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鞏固提升農村兩輪“五個全覆蓋”成果,著力辦好“五件實事”,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快中心村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圍繞中心村建設“農民半小時生活功能圈”,把農村建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