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彭麗媛在活動現場與大學生志願者交流。
領導人基金
鄧小平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
李鵬
延安助學基金
朱镕基
實事助學獎學金
李瑞環
桑梓助學基金會
李嵐清
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
慈善事業絕不是富人的事業,也不只是政府或慈善組織推動的事業。它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每一個公民都有獻出愛心的責任和義務。也正是這份愛心,讓我們在冬天感到溫暖,在絕處感到希望。
慈善正日益地改變著我們這個世界,短短二十年,它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比如專門從事慈善事業的組織,已發展到了50多萬多家,募款數額也從最初的幾千萬元發展到800多億元。
近些年,在一些商業場合,作為中國最為知名的歌唱家,彭麗媛已經很少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她出現在公益場合。歌唱家、第一夫人、慈善事業,幾者的奇妙組合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通過慈善,需要幫助的人們得到了必要的幫助,坊間也見識了這位第一夫人的善良、熱情,並加深著對公益事業的理解。
艾滋兒童的“彭媽媽”
2011年12月1日,一則有關反艾滋病歧視的公益廣告迅速傳播開來。廣告隻有30秒,畫面中幾位艾滋病感染兒童羞澀地對著鏡頭,想要說話、但不敢開口,之后彭麗媛面帶笑意地出現,帶著孩子們一起說出“我們”。最后廣告宣傳語是:沒有歧視,我們在一起。
彭麗媛在多個場合呼吁,對於這部分孩子“傷害最深的往往是一些歧視冷漠的目光。”她探訪艾滋村,擁抱那些孩子,做孩子們的“彭媽媽”,用實際行動消除著孩子們和現實世界的隔閡。
次年,30秒的公益廣告變成近6分鐘的宣傳片。
彭麗媛在片中介紹著幾年中遇到的艾滋兒童,她同受艾滋病影響的孩子們一起彈鋼琴、唱歌、畫畫、踢足球,還蹲下來為一名男孩綁鞋帶,畫面滿是溫情和母愛。
安徽男孩高俊是艾滋孤兒,也是短片中的主角之一。彭麗媛回憶第一次見這個孩子,2006年,她到高俊的阜陽老家,“他那個時候是又瘦又小,而且他和任何人不交流,不敢看對方,好像很膽怯。”
“今年再見到他,個子高了,皮膚好了,真正改變的是他的內心,心理健康而美好。”彭麗媛用山東人特有的敞亮嗓音講述著孩子們的變化。
小高俊被問到最喜歡和誰在一起,天真地眨巴了幾下眼睛,笑著說:彭媽媽。
短片尾聲,被問及“紅絲帶的工作你希望能做多久”,彭麗媛說:“隻要是需要我想一直做下去。”
相關專題 |
· 習近平活動報道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