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林局 徐越琴
建德,是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市縣。如何做好山上這篇古老的大文章,讓佔全市總口近80%,人均擁有7畝林地、山地的山民、林農們,也利用家鄉這得天獨厚的山之資源,永續利用長效長穩地一一富起來,這一直是潛藏在倪德良心中一個回報山鄉鞠育之恩的願望,也是他為之而默默耕耘、追求、企盼的一個綠色老夢。
1968年從浙江林學院畢業分配到建德縣從事林業科研工作的他,便竭盡全能地為這一願望,這一個夢想而孜孜不倦地努力著、奮斗著。但林業科研有它的特質、特性,它不是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一項工程,它需要不斷地探索、鑽研,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實踐,以及失敗的經驗教訓進行一一鋪墊,然后才能慢慢獲取成熟、成功。
油茶、桐柏、嚴漆、藥材、蘭花、絞股藍、板栗等,這些都在建德鄉土上起起落落、名噪一時、徒勞心力、陵遷谷變而大力發展、推廣過的林產品。這些林產品的前途、前景,倪德良以一個林業科研者的身份,對其都進行過實踐、調查、鑽研和效益評估,並掌握了它們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多年的實踐比較和持續觀察,他終於認定了在建德山區的區域內,林農們發展香榧、山核桃和薄殼山核桃,才是門當戶對的一種產業,和切實可行的一條致富門路。然而,正當老倪號清脈博找准目標,認定認可並上書市長要求林農們大力發展薄殼山核桃、香榧、山核桃,尤其是薄殼山核桃的時光,可已到了“日暮山色暗,晚霞送人歸”的退休之年了!
人退情不退,續滴老汗水
2003年,年皆60的倪德良按建德人事局“當退即退”的規定,也一樣辦了退休手續。人到了這把年紀,到了這光榮退休之際,尤其是與死神有過擦肩而過的體驗(2002年下鄉騎自行車時他遭遇車禍,造成左小腿和踝關節8級傷殘),也就更幡然醒悟於“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淡定﹔也應坦然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心安理得了!再說作為具有林業高級工程師職稱的他,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榮譽,不僅與其職稱已名符其實,在事業上且也是功成名就了的!由他主持的野生草榧嫁接改良綜合配套技術研究,其砧木嫁接移栽技術成活率、保成率達90%以上,成果榮獲建德科技進步二等獎﹔由他研發的“乙烯利”刺激嚴漆增產技術,使每畝漆樹平均每年增產生漆5.4公斤,該項成果榮獲商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他的板栗優良無性系選育研究課題成果,榮獲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從事林業科研的同時,他還在國家級、省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10多篇論文。其中2篇獲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3篇獲杭州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3篇獲建德市優秀論文一等獎。他還編寫了《南方板栗栽培技術》和《香榧栽培技術》的科技圖書及22篇科普文章……
在林科所和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期間,他先后為林農們舉辦了100多期林業科技方面的知識講座,經他培訓過的林農也近萬人次。他也由此分別榮獲過省、市、縣“先進、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稱號……
但倪德良沒有因獲得這些而榮歸故裡、志得意滿。他認為自己還沒有為建德的林農們找到可長期致富的一條路,還沒有真真切切地看到林農們盆滿缽滿的林業收益和林業經濟成果。
退休后的倪德良,也不知是怎樣說服自己妻子的?退休后,他還要義務地繼續為建德的林農們服務。退而不休的他,既不辭辛勞又不計酬謝,(還時兒自個默默地貼著下鄉時來來去去的路費)一如既往地在他綠夢的境域內繼續匍匐、跋涉、穿行﹔退休后,他一樣戴頂麥杆帽兒,一瘸一拐地日復年復地出沒在建德山區,出沒在東山西塢裡那些薄殼山核桃優良品種篩選栽培的樣板、標准地的基地上﹔出沒在香榧、山核桃那些重點種植大戶、專業戶、合作社的林農面前。仍然手把手地向林農們講解在基地上、果園裡,退休后他持續觀察到果樹、果實生長的新情況和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並也一一記下林業科研的觀察日記。
不念陋室差,唯盼綠夢圓
為了實現林農增收和林業經濟成果這個綠色的老夢,一生中,倪德良從不講究吃喝玩樂,也不會去注重自個的生活質量﹔更不會去做撈利、斂財、鑽營、弄權、做沽名釣譽的事兒﹔也沒有一絲一毫趨炎附勢、世俗形骸、深潛覬覦的不良心機。改革開放后,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開始甚囂塵上、春暖花開、歌舞飛揚的時候,而倪德良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還保持、恆守在老模老樣的一套生活方式中。尤其是他居住的那幢8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隻有70來平方米,又是無柴蓬間設施的二樓﹔加上屋旁后來又新建了一條沿江公路,因路基大幅度拓寬和抬高,已完全遮擋了原緊臨碧藍藍新安江江水的一扇扇門窗﹔其居住環境不僅變的很是糟糕,而白天夜裡也都噪聲不斷。前幾年新安江大壩溢洪時,他的房間裡也讓涌進的江水漂浮起一雙雙拖鞋,有時還讓他們觀看到自個家中“水滿金山”的情景。但倪德良仍無怨無憾無悔無言地一直居住在黑漆漆的裡面,並打算一輩子就這樣住下去。許多同事、朋友,他們的官越當越大,錢也越賺越多,名氣也越來越響﹔什麼躍層公寓、花園別墅,新房子調了一套又一套,房子越調越大,環境越選越好。有人也勸老倪:“你是老牌的林業高級工程師,按規定有政策可照顧的,應當向領導反映、反映﹔再說你們也是雙職工,隻有一個女兒並已成家了,家裡經濟條件不會比別人差,即便你不要領導照顧,如今也應該另買一套新房,換一套好點、大點的房子住住,也享受、享受,品質、品質新時代的新生活。”而倪德良一回回聽后,只是摘下他的近視眼鏡,一邊擦擦鏡片一邊謙卑地笑笑說:“我覺得現在的房子蠻好、蠻好。”
說實在,作為一個林業高級工程師且又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林業科技界元老,要向領導提點住房的要求並不過分,也完全合情合理﹔再說即便不願麻煩領導,若要在自個城鎮上買套稍大、稍好點的房子,經濟上也許也能承受的了。但他認為現在的日子和生活條件,同以前比比是天翻地覆地改善了!他不是舍不得錢,而是舍不得這短暫人生中的有限時間和有限精力,他不願將自己的寶貴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這一方面。做人,在生活上不能得隴望蜀、貪得無厭。他崇尚“縱有廣廈萬間,夜眠隻需八尺。家有良田千頃,日食不過一斗”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至理名言。買房子要看來看去、跑東跑西,尤其是房子裝修時,這樣那樣、乒乒乓乓,既麻煩又要消耗很大、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沒退休之前,對於時間和精力他是這種理念,退休后,他也依舊是這個觀點。他的興趣和愛好,他的夢想和追求,還都契而不舍地系繞在建德那一浪一浪的大山裡,都還牽挂在那一處處薄殼山核桃、香榧、山核桃的基地裡、技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