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區        注冊

瓊派武術 聲震南洋

易宗平

2013年12月02日09:56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瓊派武術 聲震南洋

  新加坡 光武國術團

  77載風雨路

  在新加坡,有一個走過77年風雨之路仍巍然屹立、光彩奪目的瓊派武術團體———光武國術團。

  1936年,日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進攻中國,中華民族處於危亡之際。秉承孫中山先生倡導的“尚武精神”,南京國民政府將傳統武術上升到國術高度,多個國術館、國術團相繼在國內外成立。光武國術團作為海外瓊派武術團體的代表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當年的西北軍“五虎上將”、第一軍軍長張之江,以南京中央國術館館長身份,前往南洋推廣國術。在觀看了旅居新加坡的瓊派武術高手魏大乾、林樹錦、林鴻儀等的精彩表演后,張之江贊賞有加。鑒於當時瓊派武術尚未建立國術團體,張之江感慨地說道:“瓊派武術聲名顯赫,惜在新加坡未見設館授徒,實為憾事!”

  受張之江的點撥和鼓勵,旅居新加坡的瓊派武術高手們決定組建國術團體,報名參加者十分踴躍。

  對於國術團體命名,大家經過多次討論,最后一致確定為“光武國術團”。“光武”之名基於兩點:一是日寇侵華,失地日增,南洋各地華僑開展各項救國工作,志在“光復失地,我武惟揚”﹔二是中國的漢文化源遠流長,“光武中興,復興漢室”乃是正統文化。

  萬寧中學退休體育教師莫寧生從小練就少林洪拳佛掌,熟知當地武林掌故。他說,萬寧龍滾鎮曾有大批人到新加坡等地,其中不少人有習武經歷。像萬寧龍滾鎮人那樣,大批海南人因為各種原因在不同時期前往南洋。據史載,1939年日軍侵佔海南后,新加坡的海南籍人口由1931年不足2萬人猛增至5.2萬余人。

  不斷增多的包括海南人在內的華人華僑,客觀上需要有一條特殊紐帶為力量凝聚起來。“光武國術團”成立后,廣泛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不但積蓄和壯大了實力,而且激發了旅居新加坡以及東南亞華人華僑的愛國熱情,同時也保存和發揚了瓊派武術的精華,“海南拳”迅速在各武術流派中崛起。

  新加坡光武國術團主席林鴻龍說,光武的歷史和精神,是海南族群的寫照,無論是創團初期的艱辛,戰爭年代的暫時停辦,還是時代變遷的影響,光武都不斷調整自己,緊跟時代的發展。他表示,光武不僅僅專注於傳統武術的傳承和傳播,也積極參與傳統民間活動項目和社會公益。

  東南亞 海南獅分

  為文獅與武獅

  海南獅是瓊派武術的組成部分,不僅流行於海南本土,還傳承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

  新加坡的吳承澐先生在《海南獅》、《海南獅的來歷》等文章中指出:大頭大面的海南獅,獅頭一般比南獅、北獅要重得多,從技術和表演形象而言,分為文獅和武獅。文獅表演動作細膩詼諧,有搔痒、打滾等嬉戲動作,刻劃出溫馴可愛的神態。招牌節目《雙獅會》,把雌雄雙獅之間相依相偎的情態演繹得活靈活現﹔《母獅帶仔》則表現小獅子的活潑,模仿大獅子的生活動作。武獅有跳躍、跌扑和騰轉等動作,勇猛、矯健,並有單刀破獅、雙刀破獅、關刀破獅、棍棒破獅、板凳破獅、盾牌破獅等驚險的武打招式。此外,在顏色上,文獅有白黃紅三色,尤以白獅為主,武獅則分青黑兩種。

  獨具特色的“海南獅”,曾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作用。1966年,新加坡國慶大典中,光武國術團以“海南獅”表演,獲得新加坡政府嘉獎﹔1978年,美國艦隊訪問新加坡時,光武國術團也曾以“海南獅”參與表演,為友好交往活躍氣氛。

  “包括‘海南獅’在內的瓊派武術,在東南亞傳播甚廣。”李秀建議,“如果以‘瓊派武術在南洋’為題材拍攝一部紀錄片,那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