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創建生態文明示范區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以剛性約束促進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以體制創新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47)完善生態環境源頭保護制度。對河湖、森林、山嶺、灘涂、濕地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全面實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構建全省建設開發、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三大空間,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和形態,落實用途管制。大力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集中布局。實行最嚴格的總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灘涂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從嚴控制土地開發強度,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依法處置閑置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嚴守生態紅線,落實生態區域保護規劃,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和差別化的區域政策體系。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環境質量考核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48)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佔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加大差別化資源價格和懲罰性資源價格實施力度。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制度,調整嚴重污染和地下水嚴重超採區、採礦嚴重塌陷區耕地用途。建立有效調節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價格。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擴大生態補償范圍,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完善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初始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49)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推進區域生態文明共建共享,建立陸海統籌、江海聯動、河湖並重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強化區域環境協作,繼續推進太湖、淮河、長江等流域及海洋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健全區域危險廢物、化學品環境監管機制,加強環境風險預警和管控。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切實保護林業生態。建立完善重大規劃和重大決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時公布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區域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健全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改革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黨的領導。必須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推進。
(50)切實履行各級黨委對改革的領導責任。充分認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使命,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堅定不移落實中央改革決策部署,把握改革方向,理清改革思路,推進改革實踐,提高領導和推動改革的能力。建立健全領導改革的責任機制,在強化黨委負總責前提下明確責任分工,在加強總體謀劃、整體推進前提下細化目標任務。加強對改革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提高改革決策水平,使改革舉措充分體現各方面意志、兼顧好各方面利益。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大力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改革事業,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積極貢獻。
(51)強化組織保証和人才支撐。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強化黨委(黨組)、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在選拔任用干部中的權重和干部考察識別的責任,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改進對領導干部科學發展實績和品德作風的考核,改進競爭性選拔干部辦法,改進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區分實施選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選拔方式,堅決糾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現象,用好各年齡段干部,真正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選拔出來。堅持從嚴管理干部,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問責制。有序推進干部跨地區、跨領域、跨部門交流,推進管人、管錢、管審批等關鍵崗位干部內部輪崗及跨部門交流。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挂鉤制度。落實黨管人才責任,全面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完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方面人才順暢流動的制度體系,健全人才向基層流動、向艱苦地區和崗位流動、在一線創業的激勵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增強人才政策開放度,廣泛吸引境內外優秀人才到江蘇創新創業發展。
(52)鼓勵基層和群眾的改革探索。堅持把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眾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為落實改革決策的出發點和檢驗改革成效的落腳點。充分發揮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眾的改革主體作用,尊重基層和群眾的創新實踐,鼓勵和支持各地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動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實踐上來。
(53)積極推進改革試點試驗。加強改革試點工作,重視發揮各類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示范帶動作用。南京科技體制改革、蘇州城鄉一體化發展、無錫“兩型”社會建設、常州產城融合、鎮江生態文明、南通陸海統籌發展、泰州轉型升級、揚州跨江融合發展、徐州振興老工業基地、淮安蘇北中心城市建設、鹽城可持續發展、連雲港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宿遷區域協調發展,以及農村改革試驗區等領域、行業的改革試點試驗,既是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改革的重大平台,既基本覆蓋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又涉及“八項工程”的各個方面。要加強對改革試點試驗工作的分類指導,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發揮特色優勢,注重制度創新,積極先行先試,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路子、積累經驗。
(54)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推進基礎設施合建共用,在經濟建設中貫徹國防要求。支持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拓展軍隊保障社會化領域。加強軍地聯合應急體系建設。深化國防教育改革,提升全民國防意識。改革完善依托國民教育培養軍事人才的政策制度。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推進國防動員信息系統建設,完善平時征用和戰時動員法規制度。深化民兵預備役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雙擁”工作,創新軍轉干部安置模式,完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推行優秀退役士兵擔任村官、專武干部的辦法,落實隨軍家屬就業和軍人子女就學優待措施。
(55)營造有利於改革的良好社會環境。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團體作用,引導群眾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不斷鞏固和擴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厚群眾基礎。加強對改革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做好中央《決定》和改革決策部署的宣傳解讀,及時回答干部群眾關心的思想認識問題,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勵干事者、寬容失誤者的良好氛圍,最大程度匯聚推進改革的正能量。
(56)全力抓好各項改革落實。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抓緊研究改革部署,制定改革具體方案,落實年度推進計劃,分解任務,明確責任,抓好各項改革措施的組織實施。准確研判影響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及時分析查找改革推進中的突出矛盾和原因,拿出解決辦法,增強改革的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強化監督檢查,抓好跟蹤督辦,建立定期評估機制,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把改革藍圖變成生動現實。
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和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眾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勇於創新,攻堅克難,不斷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為全面推進“兩個率先”、譜寫好中國夢的江蘇篇章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