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話採訪了國內幾個比特幣愛好者后,我們基本上可以把捐款流程還原為:首先,通過交易平台把想捐的比特幣賣出,再在這個類似支付寶的平台上把賣出所得的款項提現﹔第三步,通過網絡轉賬轉入壹基金賬戶。這可能是比特幣第一次以這種方式在中國成為善款。
不過,生活中,你可能並不容易接觸到它。國內的比特幣愛好者,也多是學習IT和熱愛炒股的年輕人。
這是比特幣的故事:2009年,一個網名叫中本聰的日本人創立比特幣。一開始,它只是程序員的玩具﹔直到2010年,佛羅裡達的一個程序員花了1萬比特幣在"棒約翰"買了兩塊披薩。而如今,這1萬比特幣按現在的匯率算,已經價值180多萬美元。這是比特幣的成功,也是它最大的隱患:匯率浮動,就像過山車。
記者:你接觸了這麼久,手頭上有多少比特幣?
小黃:我現在目前沒有,平時會炒一炒。不敢去用,因為幣值波動太大,昨天好像才700多,今天已經900了。比特幣要實現的是沒有央行的這麼一個東西,不會出現貨幣超發或者通貨膨脹這些因素,但是這個原理決定了沒有人會維護它幣值穩定,所以它的穩定完全是根據買賣雙方決定的。
記者:風險這麼大,為什麼還炒?
小黃:風險可以自己控制啊,就像股票有很大的風險,但也有很多人去買一樣,你覺得自己可以控制好風險,能有辦法去規避的話,那就沒問題。
為了保証總量的稀缺性,比特幣規定,在2140年前,比特幣數量將控制在2100萬個。而現在全世界已經有1000萬個,也就是,每10分鐘將誕生25個。一個神秘的創始人,一群狂熱的志願者,一個前所未有不需要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誰都想知道,比特幣的未來會是什麼?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這種貨幣不可能成為流通貨幣。
譚雅玲:所有的市場價格都應該是有操控的,而且它本身是伴隨著塞浦路斯問題的惡化使國際市場開始關注這種貨幣。它的模式並不可能成為流通貨幣。至於能不能成氣候,現在還很難說。(記者丁飛 實習記者徐子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