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華日報是我的固定節目”
“半個多世紀以來,新華日報追尋著華西村的腳步,成為華西發展的全記錄,從農業生產、鄉鎮企業、鋼鐵工業、海洋運輸、名品戰略、兩個文明建設、小華西大華西、旅游業……華西村的每一個腳印都留在了新華日報上。”劉向東告訴記者,別說報社的記者,就是歷任總編、副總編輯也有一大半採訪過華西村和老書記。他自己就寫過不下10篇關於華西村的報道,如華西村培訓全國農村干部、趙毛妹歷險記等等。
“在我們記者眼中,華西村是個採不完、寫不盡的新聞富礦寶庫,總是有不斷涌現的新面貌、新故事。而這個寶庫的鑰匙掌管者就是老書記,他是一個農民夢想家,有著大智慧、大胸懷、大抱負。”劉向東說,華西建村50周年時,吳仁寶要出一本書《一百個人眼中的華西》,他應約寫了一篇文章《天下第一礦》,“老書記說我這篇文章是新聞記者中感受最深的。”
新華日報當地記者站與華西、吳仁寶的接觸更為頻繁。“我每年要去華西村10多趟。第一次見到老書記是1991年華西村建村30周年,至今已有20多年。”現任無錫記者站站長江錫民算下來一共去華西200多趟了。
上世紀80年代初,江陰屬於蘇州地區,新華日報蘇州記者站的老站長李志成、鄒榮坤經常到華西,后來無錫站的老站長金永溪、馮金濤也多次到華西採訪報道。
新華日報攝影部的幾代攝影記者都是華西村的常客,用鏡頭記錄華西的點滴變化。“1992年,剛轉業到新華日報,我就慕名去採訪華西村,自己去的。從此,華西村就視我為‘朋友’,隻要有事情都會喊我。直到2011年我退休,我每年都要去華西,留下的影像資料不計其數,光是見報的照片就有近60張,我都珍藏著。”攝影記者程光說。
“老書記說,看《新華日報》是每天的固定‘節目’。通過《新華日報》能夠了解省委省政府的大政方針,研究問題才有方向。”孫海燕告訴記者,不光看,老書記還要求他多向《新華日報》投稿,因為這是外界了解華西很好的“窗口”。“有一年春節,前后10天時間,《新華日報》就刊發了9篇關於華西的報道,‘華西人分配’、‘華西人過節’、‘華西春來早’等等,老書記喜出望外。”直到臨終前兩天,還讓人給他讀新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