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示意圖
編者按“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越是取得偉大成就,具有遠大理想的中國共產黨人就越是不放過問題,不管這些問題存在於哪些領域。問題意識就是憂患意識,它是我們富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的表現。為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幫助人們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本報從今天起開辟《熱點問題述評》專欄,對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掃描。首篇聚焦“集中連片扶貧攻堅”問題,歡迎廣大讀者積極參與(通聯郵箱:gmjjb@vip.sina.com)。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日前來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從戰略高度對扶貧開發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十八大報告指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報告特別提到“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這個目標。
受經濟、社會、歷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制約,我國農村地區長期發展相對滯后,貧困人口數量眾多。1978年,在我國農村廣大地區,仍有2.5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甚至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未能解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的實施,我國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按原來的扶貧標准,我國2010年底的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2688萬,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我國的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需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
扶貧對象規模依然龐大。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這個標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新標准,目前扶貧對象仍有1.22億人,佔農村戶籍人口的12.7%﹔
返貧問題突出。扶貧對象經濟基礎薄弱,應對外部沖擊能力差,自然災害、家庭變故、市場波動等因素都會造成返貧,扶貧對象中短期貧困約佔2/3﹔
與此同時,收入差距明顯。在城鄉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內部收入仍有明顯差距的背景下,2010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54%﹔
還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發展相對滯后,扶貧開發任務仍十分艱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