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偉光 彭國華 黃曉慧
2012年12月17日08:34 來源: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網-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日報
12月的北國已是天寒地凍,位於天涯海角的海南,卻是滿眼蔥翠、熱氣騰騰。
比天氣熱度更高的,是一年一度的海南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現場。從國內各地甚至遠渡重洋前來“趕集”的供應商和經銷商數以萬計,把一個偌大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擠得滿滿當當。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記者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郭孔敏,儋州市海燕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冬交會開幕第一天就簽了5000噸瓜菜訂單,是去年的兩倍。”說這話時,郭孔敏黝黑的臉龐上堆滿了笑。看來,這位靠種哈密瓜發家致富的農民,今年又實實在在地咂摸到了哈密瓜的“甜頭”。
嘗到“甜頭”的,遠遠不止郭孔敏一人,而是整個海南的農民。
近年來,海南省把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六大戰略定位之一,將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送資金、送技術、送服務,海南農民的“錢袋子”扎扎實實地鼓了起來。今年前三季度,海南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6787元,增速18.3%,居全國第二位。
“沒有政府的支持,大棚搭不起來”
12月13日上午,艷陽高照。
在郭孔敏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儋州市排浦鎮華頭坡的瓜菜種植基地,這裡的哈密瓜已進入採摘季。
基地就在海灘上,綿延數百米的鋼架大棚此起彼伏,一個個金黃色的哈密瓜,靜靜地挂在白色的“帳篷”裡,散發出陣陣清香。
郭孔敏說,去年他向儋州市農委提出種大棚哈密瓜的想法,很快得到回應。搭一畝鋼架大棚要花3萬多元,政府補貼了1.5萬元,“沒有政府的支持,大棚搭不起來”。
除了鋼架大棚的補貼,當地政府還幫基地鋪設水電設施、建配套的冷藏庫等,今年又投入130多萬元修建了兩條通往基地的路。
“搞了10多年農業,富的時候手頭幾百萬元,窮的時候身無分文。落差這麼大,根源就在於生產方式落后、抗風險能力弱。”郭孔敏深有感觸地說。
華頭坡這塊地拋荒多年,沙土常被用來蓋房子。在海灘地裡種哈密瓜,一開始許多人都不看好,就連技術人員實地考察后都直搖頭:這麼“瘦”的地,隻能長仙人掌,啥都種不活。
郭孔敏卻“一根筋”堅持試驗,他從給絲瓜施肥中得到啟發:“以前為了省肥料錢,拿沼氣池裡的廢液當肥料,沒想到絲瓜長勢特別好。”經過當地政府穿針引線,他引進了日本的EM技術,用有益微生物漚肥,並利用水肥一體的噴灌管道將肥料送到大棚瓜架下,經過艱辛的探索,終於在瘠薄的海灘地上種出了香甜可口的哈密瓜。
有了大棚“庇佑”,不受台風、水澇威脅,一年能種兩三茬。憑借上市早、常年有、品質優,郭孔敏的哈密瓜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正當郭孔敏以為抱了塊“金磚”高枕無憂時,鎮上派來的農業技術員覃開能及時提醒他:“哈密瓜根系較深,吸收土壤深層肥力,蔬菜吸收淺層養分,得輪種,這茬種瓜,下茬種菜,效益高,可持續。”於是,大棚裡又種起了有機蔬菜,銷路很好。
記者見到了正在瓜地裡忙活的覃開能。這位農業技術員是農學科班出身,有近20年種植經驗,現在為全鎮農戶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談及此,覃開能很有感觸:“幫農民致富,政府的服務要全方位,基礎設施到位,技術指導也要到位。”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