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帮俊
2016年12月14日14:50 来源:湖南日报
12月13日,南京天气阴沉,北风凛冽,冬雨滴落在人们身上。这一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一声声凄厉的警报声,显得格外痛楚。这声音穿越长空,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有着“六朝古都”美誉的南京,顷刻间成了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沦陷后的南京,遭遇日寇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有超过30万的无辜平民及战俘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无数暴行中最残暴、最泯灭人性的虐杀事件,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公祭日,人们回顾历史,寄托哀思,祈祷和平。
悼念,是为了奋发图强。前几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上,又新加上了110个死难者的名字。这是日军罪行的新证。截至目前,“哭墙”已刻上10615个名字。在山河破碎的年代,泱泱中华大国却遭受蕞尔小邦的肆意欺辱。今天,在庄严的国家公祭中,“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依旧振聋发聩。
悼念,是为了不忘感恩。南京一家照相馆的小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拷贝日军军官送来冲洗的照片,历尽艰辛终于保存到抗战胜利,成为南京军事法庭审判的一号证据;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摄影机拍摄下日军罪证的影像资料,设法躲过日军检查带往上海,及时散发给国际社会,他也成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重要证人;在南京失陷血与火的日子里,拉贝、魏特琳等富有正义感的外籍人士,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许许多多南京人免遭侵略者的毒手,彰显着人性的良知与伟大。
悼念,是为了珍视和平。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今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是出于捍卫国际公理正义,出于内心深处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对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人来说,“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更应成为铿锵有力的誓言、脚踏实地的行动。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