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区        注册

羊城晚报:行政审批权下放须提防“肠梗阻”

冯海宁

2014年02月18日09:06   来源:羊城晚报

原标题:行政审批权下放须提防“肠梗阻”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今年首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取消64项及18个子项。这是本届中央政府第五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然而,几乎同一时间,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晒”出了他制作的“行政审批长征图”,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需经过30多项审批,盖上百个章,全程最少需历经272个审批日。

行政审批权取消和下放,似乎陷入一个怪圈: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在“砍”审批项目,但企业和民众却反映行政审批依然繁多,个别地方甚至反映“越减越多”。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国务院已取消和调整了2400多项审批项目,地方各级政府取消和调整多达数万项,占原有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过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效果如何?显然,不断出现的“行政审批长征图”是一种检验。

在去年广州两会上,市政协常委、企业家曹志伟就抛出了他绘制的审批流程“万里长征图”,一度走红全国。而在此之前,也有多个企业负责人、官员以具体数据、事例来反映行政审批时间冗长、手续繁琐。正因如此,李克强在去年初当选总理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去年至今,国务院分五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兑现着自己的承诺,获得舆论肯定。然而,海南人大代表绘制的“行政审批长征图”却表明,中央多次下放行政审批权,实际效果在一些地方并没完全显现出来,企业依然面临“审批困境”。这究竟是何原因,值得反思。其中固然有改革效果滞后的原因:一是“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要分批实施,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实有一个过程;二是削减一部分还会保留一部分,保留部分多少也会影响行政审批效率。但也要意识到,这些改革本身还有待完善,尤其是中央明令削减的审批项目会否在一些地方遭遇“肠梗阻”?值得审视。

众所周知,行政审批制度之所以难改革,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我们的行政与市场的界线一直不清晰,不仅行政审批事项多,而且日常行政对市场干预多。另一原因是,行政审批牵扯到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所以,相关利益部门不愿放权。中央削权后,部分权力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有的地方要么层层拖延削权,要么削权后变相增权,因而中央削权效果企业感受不到。

另外,行政审批权改革的方式也值得商榷。多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即下面按照上面的要求推行改革。但现在看来,除了要按照要求推行改革,地方也应主动按照市场要求改革,比如说,民意与市场需要削减的那些权力,理应重点考虑。也就是说,政府削权要与市场对接。如果只是政府单方面削权,效果未必突出。还有,分行业削权效果更直观,削权越具体越好。因而,在当下的行政审批改革中,既要看到“减量”,更要关注“提质”。

行政审批权下放效果如何,市场与民意是最好的检验。事实表明,这项改革的效率还有待提高,方式有待完善。因此,不妨借鉴“巡视”和“督查”模式,由有关方面对中央取消和下放的每一项审批项目进行调查,对拖延改革、变相增权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以免这项改革遭遇“肠梗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