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普定县新任命的18名副科级领导干部集体站在布依铜鼓十二调前“金盆洗手”,敲响铜鼓,齐念新编的《布衣铜鼓勤廉十二调》。据悉,这是普定县组织部和纪委对新上任的干部进行的一次创新的廉政警示教育。
“金盆洗手”的方式虽被当地称为创新廉政警示教育,但当这种形式见之于网络、报纸之后,大多数人却认为“作秀”的成分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诚然,干部上任若只是单纯的“洗洗手”、“敲敲钟”,而不能真正的“净心”为民,那么这种只为吸引眼球的形式不走也罢。
我们清楚,当地有关部门只是想通过洗去手上的污秽这种方法,来传达干部上任之后要两手干净、为官清廉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金盆洗手”的形式也未尝不可。但是词语的原意是指某些黑道人物发财后准备安享晚年,公开宣布改邪归正。当地纪委把它用在干部任前廉政警示教育上,或多或少总有些牵强,违背了原有的词义以及公众的认知,引起舆论的误解和非议也就在所难免。
只“洗手”,而不能真正“净心”,能否有益于反腐肃贪?且让我们回顾最近因贪污腐败而深陷囹圄的官员,不管是雷政富、赵明华,还是刘铁男,想必他们曾经也接受过廉政教育,念过廉政誓词,甚至自己也说出“要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这是最底线,最起码”之类的誓言。现在我们姑且把它当成一段笑料来看,难道当初多给他们几个金盆,多洗几次手,就能浩然正气、一身清廉了吗?
对待“金盆洗手”,或许我们不应反复纠结于他的性质,“创新”也好,“作秀”也罢,不妨用中性的视角,仅仅当成一种形式。而比起形式本身,“金盆洗手”想要传递给上任官员的廉政思想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给干部“洗手”仅仅是廉政教育的第一步,“洗手”之后,更要“净心”。有“洗手”、“敲钟”的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多读一本好书、多入一家户、多办一件实事。要从干部的思想上做到筑牢防线,真正触及到干部的内心,避免廉政教育流于形式,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