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基层还是“上面”,身份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学历是“专、本”还是“硕、博”等等,这些对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而言,就是他们所拥有的、人们常说的不同“起点”。
现实中,常见一些年轻干部想着法儿地“朝上走”、“转身份”、“升学历”,多是想在“起点”上多加些码,以期今后“前路”好走些、“前景”广阔些。对此,就像一些老同志所说,“年轻人求上进是件好事”。但同时,笔者也另有一点愚见,那就是“起点”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站立的“高度”,但不见得就能决定一个人远行的“终点”。年轻干部争取一个高的“起点”固然有其益处,但成长成熟、成就事业,最重要的还是要拥有一个牢固的“支点”。这里说的“支点”是什么?不是外物、外力,而是一个人内部的信念、追求和能力的集合,这种内化于心的“内力”,是一个人不断进取所必须仰赖的支撑。
“支点”很重要,因为它是“小人物”撬动“大梦想”、干成“大事业”的关键所在。从名人的故事中,或许我们能感知的更为鲜活。闻名遐迩的“十大将”之首粟裕,实是“泥腿子”出身的农家娃,甚至连正规军事教育都没接受过,但他自小立志革命、信仰坚定,入伍从警卫班长干起,一路历经炮火、意志不移,终在战场立下赫赫战功;江苏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它曾经的老书记吴仁宝深受群众拥护爱戴,但说到底,吴仁宝不过是一个“农民企业家”、“村干部”,但他之所以能干出一番伟业,靠的不是多厚的“底子”、多大的“平台”、多高的“位子”,而是他兴村致富的强烈愿望、先行先试的大胆魄力和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是不懈的努力,让他带领村民成就了华西村的传奇;还有“新东方”集团的俞洪敏,作为当代“80后”心目中尤为突出的“励志”典型,他一直被众多年轻人奉为“偶像”,这不是因为他有北大的毕业证书,也不是因为他有着过亿的“昂贵”身价,而是他白手起家、不屈不挠、艰辛创业故事里所传递出的信念之光和精神力量…这一个个“例证”,都是“支点”改变人生、成就事业的鲜活“注脚”。
对年轻干部而言,“起点”只是出发时脚下那条起跑线,但“人生是场马拉松”,事业更“其修远兮”,在漫长征程中,“起点”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小,甚至逐渐变得“微不足道”,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能否真正成长为栋梁之才、练得真功夫,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时候需要的是信念、心智和理想等这些精神要素构成的持续的支撑。
也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支点”,但绝非与生俱来就非常坚韧。年轻干部与其盲目或功利地的去拔高“起点”,不若静下心来,立足“起点”,细心体察,在本职工作上、从手头正在干的事中找到锻炼能力、磨砺心性、增加历练的契合口,把热情和精力实实在在的投入到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实务中,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执着”的实践中明确自己的追求、找到奋斗的目标,不断提升谋事的胆识与干事的能力,在踏踏实实的“过程”中沉潜、积淀,耕耘并收获“精神的财富”,打磨出人生与事业的强大“支点”。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颇为生动的描述了杠杆定理,更淋漓尽致的说明了“支点”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无论何时何地,古往今来的众多事实都充分说明,一个人要想成器、成事、“立功”、“立名”,都离不开修炼“内功”,而对当下的年轻干部来讲,最值得思考体悟的也许就是:锤炼过硬的“支点”,很多时候,比获取有利的“起点”来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更为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