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锦昊”火了!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有中国游客公然涂写“丁锦昊到此一游”。25日,当事人及其父母公开表示道歉,并恳请大家给孩子个机会。
据说,卢克索神庙已具有3000多年历史。如今,将同样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汉字,以及“到此一游”背后的国民素养,一齐刻于这座埃及古迹上,这大致也算是中国人“创造”出的另一个“奇迹”。若干年后,“丁锦昊到此一游”,想必也是文物吧。只是这样的“文物”,不会万古流芳,只能遗臭万年。
具有中国特色的“某某到此一游”,漂洋过海到了国外。许多国人对此的反应,和此前媒体报道的“国安是冠军”现身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国外一些公共场所出现的“请注意文明举止”等汉字提醒一样,无一不表现出愤愤然、惊诧莫名的样子———“丢脸丢到国外了”“为同胞感到耻辱”……于是,发微博、晒照片、口诛笔伐、人肉搜索等等呼啸而来。
一个同胞跑到国外亵渎了人家的文物,国人终于没有表情麻木,而是齐声谴责起来。如此反应,似乎该是好事罢?然而我所看到的,这种反应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不是基于爱护文物,而是关乎“国家形象”。在我们这里,这大致也算是一项传统:事情一旦上升到了影响“国家脸面”的地步,性质就迥然不同了。如果“到此一游”这几个字,刻在国内的文物上,大概是见怪不惊、无需较真的“小事”,而刻在埃及古迹上,却是舆论沸腾的国际新闻了。比如今年2月,故宫一口大铜缸也惨遭游客题字,又何曾引起舆情汹涌,乃至有人“试图用纸巾擦掉”?
正如专家所说,“到此一游”的心理基础是炫耀。很显然,这种炫耀看似是炫富,其实质却是毫无底线的炫丑;看似是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而实质却是内心的虚弱和不自信。显而易见,财富的增加和权力的膨胀,并不能自动带给人文明素养。一个人哪怕是他享受了世界范围内最奢华的物质,到过世界最远最漂亮的地方,却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文明者和高贵者。
学者崔卫平曾说过:“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从这个意义言之,国人的“到此一游”,既是个体素养的耻辱碑,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试纸。因此,就本案来说,我们不能陷入对他人的责难,而忽略了自我省思。也只有人人洁身自好,我们才有资格去指责国外那些“歧视性”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