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21日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最让现场一位常年服务于此的工作人员感到不同的,是“会风的变化”。在听取汇报过程中,李克强一再插问,所问问题之准,之深,之专业,都是官员们手中的汇报材料中所没有的“现成答案”。个别官员一旦脱稿对此显得“不适”。这位工作人员发表感想说:“只会照本宣科的官员,在这里不好混了。(据11月22日中国新闻网)
开好一个座谈会,其目的就是要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查摆问题、提出对策。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就要与会人员实事求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畅所欲言、积极讨论。这样的座谈会才真正有成效、有价值、有意义。这就需要与会人员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在发言中做到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人们经常看到座谈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就是与会人员正襟危坐,拿着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一字不漏地区念完,主持人也是一声不吭地、一语不发,待所有人员发言完毕,用事先准备的文稿作一个总结就散会。尤其是一些高层次、高规格的座谈会,与会人员更是显得十分拘谨,整个会场死气沉沉,没有观点交流,没有思想碰撞,没有头脑风暴,自然也就没有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效果。
不可否认,为会议准备材料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很多“照本宣科”的发言稿,与会人员并没有消化好、理解好、驾驭好,认为只需一字不差地念下去即可。正是有了这样一份稿子,也使得一些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舟车劳顿的调研,省去了劳心费神的思考,省去了深思熟虑的准备,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惰性、出现一种懈怠,从而放松学习,慢慢地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丢掉深入实际的作风,弱化开拓进取的精神。这种情况不仅对工作开展有影响,而且对领导干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有害的,其实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在文风会风上的一种翻板。
俗话说,油灯不挑不亮,道理不议不明。在这次座谈会上,人们注意到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李克强同志没有按部就班地等与会人员一个接一个来发言,而是不时地提问,不时地与大家交流,有时还“打破沙锅问到底”,给整个会议带来一种全新的风气,也给那些满足于只念稿子、不善于动脑子的官员来说,敲响了警钟。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思考就没有说服力。要想对答如流、从容不迫,提出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思路,就要把功夫放在会前,对情况全面掌握,对问题深入思考,对工作亲力亲为,做到胸中有沟壑、肚里有乾坤。反之,如果没有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那么在领导的插问和追问面前,就会脸发烧、心在跳、头冒汗、手冰凉,就会乱了分寸,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头脑一片空白。在大力倡导平实之风的环境下,这样的官员只会滥竽充数、混不长久。
文风体现一种作风,会风折射一种政风。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会风、转变工作作风作为一项基本要求,身体力行、勉力而为,多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多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多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空话和套话,真正树立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