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文
2016年12月19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尊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語出北宋張載,這“四句教”奠定了宋明理學的核心話題、宗旨、方向和目標,指明了天人合一、民胞物與、乾坤父母、尊禮貴德的社會、學術使命,以及為萬世開太平的價值理想。作為宋明理學的奠基者,張載出入佛道,盡究其說,而統攝為儒學,建構了創新性的理論思維體系。王夫之曾高度評價張載之學:“上承孔孟之志,下救來茲之失,如皎日麗天。”
古人以“心之官則思”,因此張載說,“天無心,心都在人之心”,“天本無心,及其生成萬物,則歸功於天”。但他認為“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體現了人與天地萬物共同體的情懷。由於人的存在和其生活的各種需求,天地萬物便具有其實存的價值和意義。天地萬物以人為價值源,人對天地萬物具有愛護的義務和責任。天地萬物與人同為生命體,應有仁民愛物之德,和生、和處之道,遵守“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原則。天地萬物與人類都期訴誠,誠為天道,思誠為人道。天地萬物與人類心心相印的親情紐帶,深刻揭示了自然萬物與社會人生、宇宙天道與人道價值、轉天心為人心與轉人心為天心的相互交感的仁道形上學。
《張載集·近思錄拾遺》裡“為生民立命”的“命”作“道”。“立命”見於孟子“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周易·說卦》載“立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張載以仁義道德精神,處處事事以民為本,為生民構建安身立命之道的精神家園。“立命”和“立道”,首先是自我的修身: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精神境界,而能自覺、自省、自律,抵制一切歪風邪氣,不被權、色、錢、勢所迷,而一身正氣。其次,是正確對待“命”和“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體認人人所具有不忍人之心的良知本性而不放失,這便是正命與正道。再次,建構為生民立命的有道社會。張載為解決農民喪失土地的痛苦生活,提出試行新的“井田制”,限制統治者的土地兼並,以平土地、貧富不均的嚴重兩極分化,以保生民。同時,他主張革新變法,凡變法須是通,“變而通之以盡利”,民與國通達而長久,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構建生民命運共同體的有道社會和精神家園。
“為往聖繼絕學”體現了張載文化自覺、學術自覺的意識和文化使命、學術紹承的擔當意識。張載面臨的是唐末五代動亂以后的倫理道德淪喪,價值理想迷惘,佛盛儒衰的形勢。張載之前,韓愈試圖恢復儒家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的道統,以與佛教的“法統”相抗衡,但韓愈對於道統的內涵語焉不詳,“自形而上者,愈所不知也”。張載紹承韓愈道統,以“為往聖繼絕學”為使命,“以稽天窮地之思,與堯舜孔孟合德乎數千載之間”。他以天理之大,虛空即氣,批判佛教以心為法,以空為真,建構了“太虛即氣”的氣體論的哲學論思維結構。同時,程顥和程頤建構了“性即理”的理體論的理論思維結構。兩者為宋代哲學理論思維開出新生面、新體系、新觀點、新學風。特別是張載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主張,終結了先秦以來關於人性問題的論爭,不僅繼往聖之絕學,而且發揚絕學,有功於聖門。王夫之稱贊說:“往聖之傳,非張子其孰與歸。”
最令人欽佩的是,張載擁有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和生民為本的憂患意識、天下視野的價值理想,以“為萬世開太平”為其人生崇高的抱負和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太平”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始終堅持追求的理想世界。張載秉持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國家天下安危興亡為己任,發揚指導其進入聖人之域的范仲淹的“致太平”的主張,而為開萬世的太平,不隻局限於一朝一世。他以遠大的哲學家的、戰略家的、未來家的視野,為萬世以后的世界謀劃、設置,這是一種具有中華民族氣魄、風格、神韻的對未來和合可能世界的價值理想,是基於對命運共同體世界的初始體認。雖已過去近千年,但仍具有價值和意義。
張載“四句教”或稱“橫渠四句”,言簡意賅,涵蓋宇宙觀、本體觀、道德觀、歷史觀、價值觀、世界觀,四句之間互相交感會通,圓滿地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和抗擊外敵、堅持和平的堅強意志。
在抗日戰爭時期,馬一浮悲吾國家民族被日寇侵凌,“心怵危亡,當思匹夫有責,將何以振此垂絕之緒,成此恢復之業,拯此不拔之苦”,在避寇途中,與浙江大學諸生講解張載“四句教”。他說:“教諸生立志,特為拈出,希望豎起脊梁,猛著精採,依此立志,方能堂堂地做一個人,須知人人有此責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諉卻,自己菲薄。此便是‘仁以為己任’的榜樣,亦即是今日講學的宗旨。”今天,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體認馬一浮對張載“四句教”精神的發揮,更讓我們挺起民族脊梁、迎難而上,為開出和合天下的太平世界和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作者系中國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大學一級教授,孔子研究院、國學研究院院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