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
2016年11月04日08:41 來源:光明日報
黨員干部,尤其作為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必須狠抓家風家教,將修身齊家當作必修課,方能管好自己的家庭。
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裡有這麼一個細節:在蘇榮落馬前夕的那個春節,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一檔特別節目《家風是什麼》,蘇榮回憶起當時看到這個節目,直覺反應竟然是不敢看:“我說我的家風是什麼,我都不敢看這個節目。我家‘於姐’成了江西權錢交易的代名詞,家教上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不稱職的丈夫,我本人出問題,老婆變得貪婪無度,收斂錢財不擇手段,兒子利用我的職權影響受賄數額巨大。”
蘇榮作為黨和國家培養的高級干部,最后卻家教家風敗壞,淪為“一窩貪”,結局令人嘆息,原因發人深省。其實僅《永遠在路上》披露的落馬官員裡面,因為家風家教出問題而導致違規違紀的就不在少數。白恩培大開權錢交易“夫妻店”,其妻在前台辦事收錢,白恩培在幕后默默地支持。周本順則在涉嫌經濟犯罪中上演“父子兵”。
“為了這個家”“讓家人過得好一點”的朴素感情,幾乎每一位中國人都有。中國人特別在乎家,孟子就曾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當代哲學史家余敦康甚至認為,家是中國文化的起源並一直影響至今。
然而,怎麼“為了這個家”,如何“讓家人過得好一點”,方式方法就太重要了。換句話說,愛家很好,但也要愛得對。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極富中國特色,堪稱博大精深的家風家教傳統也因此而生。
《戰國策》記載,大臣觸龍就勸誡趙太后“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后世的《誡子書》《顏氏家訓》到司馬光的《家范》,直至《曾國藩家書》等,林林總總的家規家訓都在訴說同樣一個道理:幫助子女樹立遠大志向、養成優良品格、掌握豐富學識,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遠比為子女留下百萬家財甚至世代爵祿要更為重要﹔而作為妻子,能同甘共苦、識大體明大義,遠比徒有外表或者斂財有術更為重要。
許多革命前輩深諳這個道理,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家風家教故事。周恩來總理提出“十條家規”,要求“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陳雲同志的夫人於若木一直堅持騎自行車去機關,沒搭過一次同單位上班的丈夫的公車。財政部原部長吳波在遺囑上特別提出:“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過世后,這兩單元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我的子女他們均已由自己所屬的工作單位購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繼續佔用或承租這兩單元住房。”對比這些革命前輩,蘇榮、白恩培、周本順等人的家風家教當是多麼“差以千裡”。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禁止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家屬親友謀求特殊照顧,禁止領導干部家屬親友插手領導干部職權范圍內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一正一反實例在前,黨員干部,尤其作為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必須狠抓家風家教,方能管好自己的家庭。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