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嘉琛
2016年09月29日08:19 來源:京華時報
相較於如何防堵那些“戴著面具”的送禮,更關鍵的是形成“不敢收禮”的官場文化。我們固然可以呼吁送禮者“移風易俗”,但更奏效的治理思路在於嚴管收禮者。
據報道,隨著“反四風”漸趨深入,有地方出現了一些非常隱蔽的送禮方式。比如,有的送禮者會預約一輛網約車,自己不上車,而是讓司機直接將禮品送到領導干部手中;再比如,有的人不再將禮品送到門房,而是將送禮包裝成“送快遞”,而每到一些節假之前,這種模式的單子往往會愈加頻繁。
受人情社會的傳統影響,送禮一直是中國官場作風治理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十八大以來,盡管送禮歪風有明顯好轉,但仍有不少人因循陋習。當送禮方式變得更隱蔽,監督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如此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過,相較於如何防堵那些“戴著面具”的送禮,更關鍵的是形成“不敢收禮”的官場文化。
為何人們熱衷於給官員送禮?最核心的原因是人們發現,如果少了“禮數”、不向有關負責人“意思意思”,有時跑斷腿也辦不成一件事。與過去一些人求人辦事才送禮不同,現在很多人已開始搞長線投資,將送禮當作維系感情的重要手段。而且送禮者往往考慮周到,會用各種隱蔽的方式躲避監督,不給收禮者增添麻煩。
理論上講,如果所有人都不送禮,與送禮有關的官員作風問題、公權私用問題、腐敗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然而從現實來看,隻要“不送禮辦不成事”的現狀不改變,即使出於“囚徒困境”的社會心理,也總會有人或明或暗地給官員送禮。因此,我們固然可以呼吁送禮者“移風易俗”,但更奏效的治理思路在於嚴管收禮者。
如何嚴管?概而言之就是將收禮與問責挂鉤,發現一起就曝光一起,查實一起就處理一起。在當前的監督框架內,即使再隱蔽的送禮行為,也難以真正做到神不知鬼不覺。隻要有關部門將送禮當作必須嚴肅處理的問題,就不愁抓不到負面典型。紀檢部門定期公布違紀案例時,不妨重點曝光一些違規收禮的典型案例。
在一個健康的政治生態中,領導干部對送禮行為應該保持本能的警惕,甚至感到厭惡。事實上,如今有不少領導干部也將別人送來的禮物視為“燙手山芋”,但往往礙於情面難以拒絕。如果能進一步強化紀律,改變“不送禮就辦不成事”的現狀,形成“不敢收禮”的官場文化,將有助於領導干部光明正大地拒絕收禮。
作風問題常抓不懈,必定功不唐捐。以前很多人以為,公款吃喝、濫用公車等官場陋習難以根治,但近幾年中央嚴抓嚴打之下,這些都成了領導干部不敢碰的雷區。這足以說明,隻要問責機制硬起來、嚴起來,形成“不敢收禮”“收禮即被問責”的官場文化,不管送禮形式如何花樣翻新,都將顯著地剎住送禮歪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