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區        注冊

法制日報:身份証改革彰顯三大積極意義

趙麗君 余凌雲

2015年11月17日15:21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身份証改革彰顯三大積極意義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動力與壓力並存:動力促使公安機關不斷地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壓力要求公安機關穩步推行注重落實

近日,公安部出台了《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建立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制度,以解決居民身份証制度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意見》要求建立的三個制度是公安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成果,具有以下意義。

首先,適應經濟發展,維護社會治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也使國內流動人口數量急劇增加,造成流動人員的戶籍地與經常居住地脫鉤的現象。要求居民申領、補發身份証隻能由本人在戶籍地辦理,對廣大的長期居住外地的公民帶來較大的不便。對此,《意見》創設了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制度,符合條件的公民可以在常住地直接辦理相關業務,免去奔波之苦。

《意見》注重便民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安全性的要素:其一,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居民身份証挂失申報制度,及時保証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其二,限制異地受理、挂失申報的主體隻能是本人,並且必須持戶口簿或居住証前往辦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公民自然死亡后家屬未及時注銷戶籍信息,騙辦居民身份証。其三,規定辦理條件,首次申領、相貌或指紋與本人不符、有不良信用記錄者不得在異地挂失申報。其四,不改變個人身份信息的核驗主體,核驗義務仍由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履行,常住地公安機關隻受委托制作和發放証件,最大可能保証個人信息的正確性。

其次,踐行服務行政,保障公民權利。建設服務型政府是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目標。具體到公共安全領域,就要求公安機關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過程中轉變觀念,變單一僵化的管理手段為多元靈活的服務行為,增加百姓的滿意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實現公民權利最大化。

《意見》規定的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需要公安機關發揮信息化優勢,在現有的全國人口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專門的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系統、挂失申報系統、招領信息查詢系統等統一的信息平台。

不可否認的是,《意見》中的三個制度給公安機關人口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一方面,我國人口流動的同時,還伴有部分城市人口集聚的現象,大量人口流入型地區的公安機關戶籍管理部門,將必須面對大量的外來人口辦証壓力﹔另一方面,制度的推行還要顧及我國偏遠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公安機關軟件應用、網絡建設、實際操作方面的現實情況。這整體上是對公安機關管理工作的一大考驗。因此,《意見》建立的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制度,不僅是公安機關自我加壓以提高行政管理便捷性和服務性的舉措,更是進一步將行政管理的成本轉移到公安機關內部,切實減輕百姓負擔,履行公安部“完善行政管理服務工作”的承諾。

最后,創新監管方式,實現社會聯動。《意見》中建立的三項制度是“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對公安機關監管方式帶來的根本性變革。在“互聯網+”時代,公安機關的人口管理方式並沒有停留在靜態的信息化階段,而是在充分考慮安全性的前提下,創建內部信息傳遞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收集平台,實現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的動態過程。一方面,居民身份証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平台一旦建立,用証單位收集到丟失的居民身份証正在被使用的情況會迅速匯集到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可以以此為線索及時介入並調查,將社會安全隱患及時排除,維護社會秩序。並且,公安機關可以把居民身份証改革的方式作為樣本,將靜態的信息化建設發展為動態的信息聯網,實現硬件設施、軟件開發、制度完善和法律配套四位一體的監管方式的變革。

目前,公安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居民身份証制度改革,《意見》的出台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制度的落實不僅要靠公安機關內部的推動與實施,也要求社會用証單位依法履行信息核查義務,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落實居民身份証改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