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政府的做法雖然並沒有明顯違法,但是,不知會捐贈方就鳩佔鵲巢,還將捐贈方的石碑損毀,表現了對捐贈方的不尊重。這樣的行為,或將切斷未來接受社會捐助的可能。
1998年張北地震后,香港文匯報在河北省尚義縣套裡庄鄉捐贈建起一座教學樓。在使用13年后,其所在的文匯中學因政策被撤銷,該樓改頭換面后變成了套裡庄鄉政府辦公樓。
援建學校一直是捐贈方最喜歡的一種模式,簡單、直接、易見效。然而,持續下降的生育率和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沖擊,農村地區的學齡人口持續下降。在大量中小學撤銷合並以后。大量的教學樓在實質上無法繼續投入教學所用,這就帶來了一大批廢棄的捐贈校舍問題。
從捐贈的法律關系上來說,學校捐贈以后,所有權移交給了被捐贈方。但是出於對捐贈方的善意尊重,如果被捐贈方突然間不再需要這筆捐助,或者捐贈物品按照法定折舊該報廢了,捐贈合同中如果有約定,就按照合同中的約定來處理。如果捐贈合同中約定過教學樓未來的使用方向,而套裡庄鄉違反了規定,政府自身應該積極改正錯誤。如果不然,捐贈方可以提起訴訟,要求整改。
但考慮到文匯報和套裡庄鄉的捐贈發生在1998年,學齡兒童減少的問題還沒有大規模爆發,13年以后學校被撤銷的事情,確實屬於難以預見的不可抗力,合同中除了原則性條款以外,不太有可能約定到如此細節的變化。
這所教學樓的捐贈屬於前任政府的行為,現任政府雖然從法律上繼承了捐贈關系,但是在行為上明顯缺乏對於捐贈人的那種感激。這所教學樓作為當地最好的建筑物,現任政府或許覺得人不知鬼不覺地佔用了,還是廢物利用。
這些不可抗拒的時代變遷,隻要給出合理解釋,捐贈方不會不理解。鄉政府不知會捐贈方就鳩佔鵲巢,還將捐贈方的石碑損毀,表現了對捐贈方的不尊重。這樣的行為,或將切斷未來接受社會捐助的可能。
這事固然有違道義,卻無形中提出了一個新的閑置教學樓解決思路。在貧困地區的鄉鎮地區,空置的校舍也很難轉作商業用途,對主管的教育局而言,也是個令人頭痛的難題。而近年來建設的學校大多建筑質量還不錯,單純廢棄顯得可惜,如果將其出租,既減少了重復基建的浪費,也能將租金補貼有需要的學生,不失為一個變通的辦法。
但我希望租金的管理能由社會承擔,當地政府的做法雖然沒有明顯違法,但確實讓人傷心。
□姚遙(公益人士)
網評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