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區        注冊

光明日報:領導干部讀博應公私分明

2014年03月20日09:37   來源:光明日報

  周末,筆者回母校與師友小聚,席間談論起近期曝光的某落馬副省長在校讀博前后的事跡種種,眾人皆義憤,恨干部貪得無厭高官厚祿尚不滿足連學術還要插一腳者有之,恨博士教育沒有底線令母校蒙羞者有之,恨教育學術日益依附行政勢力者有之,總之咸以為恥,深以為憂。

  為之恥為之憂是有理由的,因為這並非個案。早在數年前,就有某名牌大學校長宣稱:“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並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有數據顯示,2013年初各省和全國兩會后,87名省部級正職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佔到22%﹔而在243名省級政府副職中,共有81位博士,佔到三成多。

  博士一定程度上代表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干部博士多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人對此卻不以為然。今年兩會期間,某政協委員一句“好幾個貪官都是博士”將干部讀博問題再次點燃。於是有媒體收集數據以佐証,十八大后副廳局級以上落馬干部超60人,其中博士學歷干部至少12人,約佔五分之一。五分之一不可謂少,但比照之前所述博士佔省部級正職副職中的比例,似乎隻能說明,干部有無博士學位與為官清廉與否並無明顯關聯。

  其實,不僅是博士學歷管不了清廉問題,致力於“專”“精”知識研究的博士學歷在大多數情況下與能否干好工作也未必有明顯關聯。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領導干部熱衷於去讀博,去拿那“難啃”的高學歷呢?原因無非有這兩點,第一,博士頭銜社會認可度高,是另一種身份象征﹔第二,博士學歷在干部任職和升職中有一定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干部能不能去讀博自然不成問題。干部當然有讀博的自由,且這種行為也是受到干部評價體系認可。這一點可以說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孔子所謂“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即是此意。

  然而盡管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但在操作層面卻需要格外小心。因為當下博士教育基本沒有公派培養一說,所以絕大多數讀博是個人自願選擇的私事。既然是私事,領導干部讀博就必須公私分明,和代表公權的干部身份脫鉤,更不能在讀博期間,借助手中的公權力假公濟私、損公肥私。尤其是在博士聽課、論文開題、論文答辯、課題申請及發表論文等環節,務必恪守公私界限,不允許動用一分公權力,這不僅是防范和杜絕腐敗,也是在尊重和維護教育學術的公平底線。

  除了領導干部須守住公私界限,作為博士培養單位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亦須挺起脊梁,力保教育之純潔,自覺抵制權力和利益誘惑,不向公權私用低頭,與一切腐敗行為做堅決斗爭。廣大干部和各大高校院所應形成共識,建立健全完善的干部博士培養制度,從嚴要求,從實要求。唯有這樣,我們的干部讀博才名副其實“人無間言”,既對得起干部的身份,也對得起博士的頭銜,才能真正成為受人尊敬的“學者型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