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流箏
政績考核的“指揮棒”落在哪裡,干部的努力方向就在哪裡。長久以來,部分干部不計成本和代價的“政績沖動”,正是源於在片面注重GDP,且不計政績成本的政績考核體系下,他們未能找到干事動力的合理“出口”。於是,他們常常不分情況、不切實際地盲目上項目、搞建設,把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當做自己升遷的“墊腳石”,最終導致工程淪為擺設、勞民傷財。所以,進一步構建並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以政績“性價比”對干部政績進行科學合理地衡量、判斷與評估,對於緩解干部的“政績沖動”,引導干部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設置考核指標。考核指標科學與否,將直接決定政績“性價比”指導性的強弱。設置考核指標,要綜合考慮發展成果指標與發展成本指標兩個方面。在發展成果指標方面,既要包含發展速度、經濟增量等經濟指標,又要充分考慮居民收入、民生發展等民生指標,確保對發展成果的考核全面合理。在發展成本指標方面,既要包含資金投入、資源消耗和土地投入等短期性成本指標,也要包含機會成本、社會成本及民意成本等長期性成本指標,確保成本核算全面准確。
嚴格落實考核任務。考量政績“性價比”,准確核算是關鍵。要嚴格按照考核指標,落實對發展成果及發展成本的全面考核。既要深入被考核干部單位進行實地考核,又要充分依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眾,特別是在對發展成果及發展成本的民生指標考核方面,要真正讓群眾參與進來,以獲得准確無誤的第一手數據資料,確保發展成果不“注水”,發展成本不“縮水”,保証數據的真實性,確保考核有效性。
充分發揮考核導向。政績考核“指揮棒”指得准,更要揮得出。要提高政績“性價比”在干部政績考核中的整體比重。對於政績“性價比”高的政策及項目,要大力支持、推廣運用,對於相應的領導干部要大膽使用、科學培養﹔對於政績“性價比”低,甚至是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就要及時取消,更要追究相關干部的責任,以此及時、真實地對干部的工作成績、執政能力進行合理評價、准確反饋,徹底消除隻重產出、無視代價、不計成本的浮躁政績觀。
相關專題 |
· 中央組織部印發通知: 改進地方領導班子和干部政績考核 · 劉政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