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在全會公報中出現的頻次頗多,成為與改革、市場、政府等並駕的關鍵詞。可以預見,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治理思維、治理理念的引領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我們黨首次提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並將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不僅如此,“治理”在全會公報中出現的頻次頗多,成為與改革、市場、政府等並駕的關鍵詞,充分反映了從“管理”國家到“治理”國家思維上的巨大跨越,這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創新。可以預見,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治理思維、治理理念的引領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自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改革進入公司治理改革新階段以來,從營利性組織的公司治理、金融機構治理到非營利組織的大學治理、慈善機構治理、政府治理,再到當前的國家治理,治理改革逐漸滲透到改革的各個層面。全會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建等領域的全方位制度安排。
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部署,體現了一種新的治理思維。
其一,治理的民主性。全會強調“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讓包括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眾、人大、政協在內的多元利益相關者更深地參與國家治理,實現民主協商,使其享有利益表達與實現的渠道,進而推動國家在治理層面成為一個事實上的利益相關者合作體。
其二,治理的頂層設計。全會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把重心放在實現黨和國家事務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界定好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突出了治理的頂層設計思維,體現了黨和政府徹底轉變“上層抓管理,基層想治理”這種倒置現象的決心。
第三,治理的“疏”“統”並舉。全會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提上日程,強調“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體現了治理的疏導思維。一方面強調中央與地方政府激勵約束關系的疏通引導,另一方面側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軟權力和硬權力並用,以軟權力為主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
第四,治理的過程思維。全會特別提出建立相應問責機制,強調“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治理是圍繞“規則、合規和問責”核心要素而不斷演進的建設過程,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改革深化過程中,除了要建立起制度或規則、程序,還需要提升執行力,加強問責,才能避免國家治理空洞化,流於形式。
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強調“治理思維”在國家、政府和社會層面的全方位貫徹,必將推動改革航船破浪前行。
(作者為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
《 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日報 》( 2013年12月06日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