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涵涵
貴陽市一小學,黑板報由各班級學生輪流做。一些一年級學生家長,請來廣告公司設計制作。這些家長稱,實在太難了,他們大人都搞不定,更不用說一年級的小朋友﹔但老師稱,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給他們成長空間。(10月30日《貴陽晚報》)
想到筆者小時候,學校的黑板報是同學們大顯身手的好地方,誰的字寫得好,誰的畫畫得好,哪個班的整體設計好看都是大家評頭論足的地方,而受到贊揚的無不高興,其他同學也在暗自鼓勁,爭取下次榮登榜首,黑板報是學生時代的一種溫馨的記憶。
沒料到,時移世易,一塊小小的黑板報現在居然成為了包袱,還要請廣告公司來設計制作完成。在這些家長們眼中,一年級的小朋友年齡太小,能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按照學校的要求制作黑板報,請廣告公司代勞,孩子輕鬆家長也能省心。
外包黑板報是家長過度包辦的寫照。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幫孩子背書包做作業,家長們唯恐自己照護不周,以至於很多地方小學生入學,教導一些生活常識,比如如何系鞋帶、吃飯、解手成為開學第一課。當孩子們習慣於依賴,疏於動手,一塊生動的黑板報自然不堪重負了。
“外包黑板報”違背了學校讓孩子制作黑板報的初衷,事實上,孩子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只是在大人們無微不至的庇護下,在看似溫柔實則蠻橫的決斷下,學生自由創作的能力,美好的想象力以及必不可少的動手嘗試都被剝奪殆盡。
一塊黑板報看似小事,其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俗諺有雲,三歲看大,五歲看老。就是提醒人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未來一切的基礎,從小就應該注意思維能力、協調能力和良好個性的培養。專家提醒,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切勿包辦一切。
我們現在常看到一些孩子不屑勞作,不懂感恩,自私冷漠,甚至虐待老人,稍有不順,就沖動發泄,走向極端。每每類似新聞見諸報端時,我們家長可曾捫心自問,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包辦了一切,然而在他們脫離父母走向社會時,我們能否包辦得了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