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區        注冊

羊城晚報:第一代農民工養老困局亟待破解

楊朝清

2013年08月30日09:23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養老困局亟待破解

改革開放已走過30多個年頭,第一代農民工也到了知天命之年。由於收入低、故土難離等原因,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會在城市頤養天年,而是會選擇葉落歸根,回到農村。據估算,目前全國農民工總數近2.3億人,其中50歲以上、面臨養老困境的農民工已高達3600萬。(8月28日《法制日報》)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民工為了更好的生活來到城市。在城市和鄉村游走了數十年之后,不管第一代農民工是否願意,歲月都將他們無情地推向了返鄉之路。作為城鄉二元結構的邊緣群體,農民工養老處於一種尷尬的境遇——城市無法為農民工養老,鄉村難以承載農民工養老。

結束多年的漂泊生活,身心俱疲、力不從心的農民工回到了熟悉而陌生的鄉村。不論是返鄉后重操舊業,還是利用打工期間的積蓄養老,抑或是依靠子女實行家庭養老,第一代農民工的養老圖景,充滿了無奈與悲苦的色彩。

“養兒防老,積谷防飢”,在傳統的觀念裡,居家養老模式成為第一代農民工沒有選擇的選擇。然而,伴隨著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和空巢化,子女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迅速轉變為“空巢老人”,既要在家裡從事農業勞動,又要承擔起照顧孫輩的“隔代寄養”任務,勞力又勞心,養老又從何談起?

從概念上看,養老應該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經濟支持,即滿足老人基本的物質需要﹔二是生活照料,即為老人提供日常的關照和護理﹔三是精神慰藉,即給予老人經常性的情感互動和心理關懷。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返鄉農民工的“老無所依”,作為一個新出現的社會現象乃至社會問題,理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並及早去做那些該做、能做的事情。

在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中,農民工往往成為一個孤立的節點。在城市務工期間,用工單位未必為農民工辦理養老保險﹔由於經濟壓力和思想觀念的問題,農民工也不可能去購買商業保險。沒有退休工資、沒有養老保障的農民工,養老問題隻能依靠自己和家庭。可是,這種單一的養老模式,往往獨木難支,滿足不了他們基本的養老需求。

對於返鄉農民工來說,“老有所樂”尚且不論,“老有所養”才是當務之急。首先,政府要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建立起覆蓋全民的養老保障體系,將農民工納入其中。其次,要借助市場力量,加快推進養老社會化,改變單一的養老模式。此外,要擴大公眾參與,鼓勵和動員民間組織、愛心人士和志願者參與其中。隻有多方合力,農民工養老困境才有破解的希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