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雄
昨日報載,廣州近期准備重啟經過修改后的城管“2億考評”。這一考評方式在去年年中實施,目的是改變廣州基層區市在城市管理工作上“先拿錢后辦事”的作風,通過指定的城市管理指標去考核基層區市能力,經過考評后,才能以獎勵形式獲得原本可先行劃撥的城市維護資金,總共2億元。
這一方案曾引起爭議:城市管理本來是政府的分內事,為什麼還要額外獎勵?城管委馬上澄清,說並沒有額外撥錢,還是原來的錢,但改變了給付方式:做了事、經過了考評,才能拿到相應的錢。方案后來被叫停,原因倒不是社會的爭議,而是因為省裡的一份《關於從嚴控制和清理各類考核檢查評比表彰活動的通知》文件,為了不抵觸於是暫時叫停了。這次重啟,究竟是如何解決與省有關文件涉嫌抵觸這一問題的,從媒體報道中並沒有看到交代說明。
看到這個考評,我的第一感覺是機關的城管輕鬆了,而基層的城管就麻煩了。機關的城管干部隻需拿著這個考評標准明檢暗訪就行了,而基層城管就要搏命了——除非他不要錢﹔他不要錢還不行,除非整個團隊尤其是領導都不要錢,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要用“搏命”這個詞呢?因為城市管理的確千頭萬緒,太難了。別的不說,就說小販,在很多場合我都說過簡直看不到當下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發牌發証?定時定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恐怕行不通,因為有無數來自四面八方的小販盯著城市的“黃金通道”,清理了一批,馬上又有另外一批來填補空白,防不勝防。發牌發証?來無影去無蹤,且源源不絕,怎麼發牌發証啊!這麼難甚至可以說是無解的事,一股腦地通過考評壓向基層城管,能夠解決問題嗎?怕隻怕問題解決不了,反而激發他們跟小販更大的沖突。再就是違建,此起彼伏,按下葫蘆浮起瓢,現在看來根本管不住。這個樣子你如何考評?還有諸如水域環境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等等,不說也罷。
所以,將一些幾乎是無解的難題,通過考評硬壓給基層城管,我覺得對他們似乎並不公平。另一方面,假如沒有考評,基層城管是不是就敷衍塞責、應付了事呢?我覺得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這真是一件讓人糾結的事:硬壓給他們不公平,但受到公平對待的時候又可能不珍惜。現在很多足球俱樂部都有高額的贏球獎金,但球員都說了,他們是職業球員,不管有沒有獎金都會全力爭勝。我們的城管隊員有沒有這樣的職業精神和職業尊嚴呢?如果有,還用得著費事這樣考評嗎?考評是因為他們不認真做事,還是一些事再怎麼認真都無法做好呢?似乎兩者都有,從改變“先拿錢后辦事”的作風來看,似乎前者的可能性還更大一些。如果一項規章的理據本身就存在如此巨大的模糊性,這樣的規章實施起來會有多大的效果,真是很難講。
當然,現在考評要重啟,說什麼似乎都遲了。唯一希望的就是所有人都受到更為公平一點的對待,尤其是基層城管。當某些考評不合格或要扣分的時候,領導們也許應該客觀一點,一些事——比如亂擺亂賣——其實是無法一下子解決的。我想,如果基層城管們受到更為公平的對待,那麼他們執法的時候興許就會對小販或他們口中的“相對人”會好一點吧。
(作者是廣州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