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城名
2024年12月15日08:46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6公里处,有一个小井村,是井冈山大小五井(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与下井)中较小的村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第一所正规医院——小井红四军医院便诞生于此。
1928年4月底朱毛会师后,红军的队伍逐渐壮大,井冈山根据地也得到蓬勃发展。为浇灭这团革命之火,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围剿”更加频繁,敌我斗争日益激烈,红军伤病员随之增多,原有的茅坪、大井两个规模较小的医务所已无法满足需求。考虑到伤病员住在群众家中、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不利于伤病员集中救治,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要决议:“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这项工作具体由红军后方留守处负责,地址就选在小井。为赶建这所医院,边界政府和红军从宁冈、永新、酃县等地请来许多木工、石匠和铁匠,并从红军部队抽调人员参与建设。由于缺少经费,很多红军官兵和当地群众纷纷捐出自己平时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零用钱和伙食费,最后凑出了1000余元大洋。然而,建设一所医院,这笔钱还远远不够。为此,红军战士自己动手、就地取材,上山采集木料、搬运石料。根据地的老人、孩子、妇女和伤病员也自发参与医院建设。
在根据地军民的齐心协力下,仅用两个月左右时间,一幢杉木皮盖的屋面、上下两层、有32间病房的木质结构房屋在小井街边拔地而起,当时取名为红光医院,因为地址在小井,又被称为小井红四军医院。医院设有院部,院部设立了医务室、看护排、担架排、事务排,后来还成立了党总支。
小井红四军医院的诞生,让红军的医疗卫生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物资极为匮乏,红军医院严重缺乏医生、药品和医疗器械。当时,医院所需药品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从敌军那里缴获而来。每次打了胜仗,红军都能从敌军卫生队缴获不少药品,以缓解药品紧张。二是白区的党组织通过各种关系收集根据地急需药品和器材,再通过地下交通线送到根据地。然而,这些途径获取的药品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于是医院医务人员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一方面亲自上山采集各种草药,另一方面想办法用其他物资替代药品。比如,缺少酒精,就用食盐水消毒;食盐紧张,就改用金银花,或者轻轻刮下外面青的一层竹灰研成粉末作为消炎的代用品。同时,他们还向当地的草医和土郎中请教,从群众中总结出许多治疗伤病的药方,并编写了药书。
在医疗器械方面,医务人员也想出很多“土办法”,比如利用当地生长的竹子和杉木,做成消毒盆、镊子等医疗器具。没有骨锯,医务人员就拿木匠的细齿小锯子,经消毒处理后,用来做外科手术。物资的匮乏让医务人员十分注意节约,一块普通的纱布,一条普通的绷带,都是洗了用,用了洗,直到完全不能用为止。
医院条件虽然艰苦,红军战士的精神却很饱满、革命热情高涨。伤病员养病期间仍关心前方战斗形势,伤没好就争着要出院上前线。一些轻伤员每天坚持为前方削制竹钉。病房里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相互鼓舞的嘹亮歌声。有时他们还会开展多种文娱活动,自编自演一些节目。当有伤病员出院时,大家还会唱自编的歌曲来欢送。
毛泽东、朱德等十分关心伤病员们的生活,每次路过小井都要去医院探望伤病员,询问医务人员缺不缺药品;每次打完仗、打完土豪,都会派人将部分战利品和没收的物品送至医院。当地群众也时常把自家产的红薯、板栗等农产品送给医院,帮助医院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1929年1月,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为摆脱敌军包围,红四军前委决定实施“围魏救赵”策略,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守山,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红军医院属于留守之列。一天夜里,国民党军窜入小井,医院的130余名重伤病员和部分医务人员来不及转移,不幸被俘。敌人对我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伤病员们忠贞不屈,最后全部英勇就义,医院也被烧毁。英雄们倒下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附近的稻田中。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四军医院,还将烈士们的部分遗骨从小井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造革命先烈纪念塔。
如今,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厅内,还陈列着当年建造医院时工人们用过的刨子和墨斗,以及红军医务人员用过的医书、碾药轮和药臼等。这些文物历经岁月沧桑,是我军医院早期艰苦卓绝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激励着一代代军队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辛勤的劳动护佑军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