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1日09:16 来源:光明日报
郑守仁 新华社发
【最美奋斗者】
“三峡工程是我们水利人共同的孩子,获得这个荣誉,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肯定,对所有参与建设、维护、运营三峡大坝的人的肯定,感谢大家用行动守护长江,守护三峡。”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后,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总设计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郑守仁如是说。
1963年,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毕业,分配到长江委工作,从此一生与水利结缘。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郑守仁主持了乌江渡、葛洲坝工程导截流设计,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
54岁时,郑守仁迎来了他一生最大的挑战: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作为前方技术总指挥,主持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三峡工程给郑守仁出了不少难题。1997年大江截流,水深超出一般特大型工程截流水深的两三倍,而最大的障碍是江底20多米的软淤沙。水工模型试验表明,截流戗堤进占过程中重压会使淤沙挤出,堤头随时可能坍塌。为解决好截流施工的这一重大隐患,郑守仁查阅世界水利施工的文献,反复进行模型试验,创造性地提出“人造江底,深水变浅”的设想,一经实施,大江截流有惊无险。这一设计不仅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其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更跻身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列。继大江截流之后,郑守仁又带领团队在2002年成功攻克三峡导流明渠截流难题。
郑守仁始终把工程质量看得高于一切。三峡工程重点部位的基础验收,他都在现场,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除向各有关单位反复强调进行处理外,还提出技术处理措施补救,不留隐患。
多年来,郑守仁主持召开三峡工程现场设计讨论会2500多次,形成会议纪要6800多万字。由他撰写的现场设计工作简报500多期,400多万字,是一部最真实、详细的三峡工程建设史和备忘录,为确保三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三峡,郑守仁一守就是26年。尽管这几年他饱受多项疾病的困扰,每隔几个月就要去医院进行复查治疗,但三峡坝区一套18平方米的简陋工房是他和妻子永久的家;三峡坝区北面一隅的14小区办公大楼永远有一盏灯属于他,他的生命“早已和三峡大坝融为了一体”。
郑守仁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设计金奖2项、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共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等17项省部级以上奖励,他将各种奖金、稿费、讲课费80多万元全部捐献于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郑守仁说,“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
(本报记者 陈晨)
相关专题 |
· 最美奋斗者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