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7日09:16 来源:光明日报
胡仁宇 新华社发
1949年,18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大二学生胡仁宇申请换专业——从电机系转到物理系。他认为,刚刚诞生并将迎来大建设的新中国,需要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理科方面的人才。翌年,他又转学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每个人都想着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为美好的新中国。胡仁宇的想法也很简单:自己的前途始终要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52年,胡仁宇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在这里,前辈科学家们为胡仁宇打开了核科学研究的大门。他们为胡仁宇这些刚入所的年轻人讲授核物理、量子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核物理相关的实验辅导,胡仁宇由此真正开始接触核科学。之后,胡仁宇被分到实验组,开始接触核技术研究实验工作。许多科学发现和科技发展,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核科学与原子弹研制也是如此。
1956年8月,胡仁宇赴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8年7月,胡仁宇回国时,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告知他:不要再回苏联学习,马上到二机部九局报到。二机部当时负责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以研制核武器为主要任务。
胡仁宇来到二机部九局,接到一个任务:和王方定一起组建中子物理与放射化学实验室。当时,苏联与中国签订协议,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然而,好景不长。1959年,苏联撕毁协议,中国只能“自己动手,从头摸起”,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
在王淦昌、朱光亚、何泽慧、刘允斌等老科学家的指导下,胡仁宇和王方定、赖祖武等同事一道,带领一批年轻大学生夜以继日地投入科研工作中,用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建立了中子物理与放射化学实验室,完成了中子源的制备、脉冲中子的测量和临界质量的测定,圆满地完成了原子弹试验前这个领域应该承担的任务。
1963年,根据原子弹试验的实际需要,胡仁宇与众多科研人员迁往青海某核试验基地。胡仁宇与同事们研制的核心部件,被成功地装配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上,为第一颗原子弹的核爆试验提供了保障。原子弹核爆试验成功后,胡仁宇和唐孝威等人又投入到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工作中。其中,胡仁宇在核爆近区测量某高难度技术方案的审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仁宇参加了10多次核试验,组织领导了其中6次,根据国家需要,与同事们保质保量按进度完成,满足了理论设计对近区物理测量的要求,为确保每次试验圆满成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和专业组一起,在核技术研究实验中积极引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新的测试方法,不断完善测试技术,为我国核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胡仁宇认为,核试验是一个复杂的大科学系统工程,各方面工作都是“强耦合”的,“就像木桶,有短板不行,哪怕有缝隙也不行”。这种大科学工程,“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搞成什么事儿”,而是集体奋斗、协同攻关实现的,“我只是完成了我所在岗位的工作而已”。
回顾一生,胡仁宇感到很知足。他实现了曾经的愿望,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参加国家这样的事业,这一生至少是没有白活。”他说。(本报记者 陈海波)
相关专题 |
· 最美奋斗者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