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3日15:5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9月21日,高铁列车在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上正式开跑,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带入“2小时经济圈”。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等中部六省,在经历“不东不西”的区位尴尬后,如今架起“米”字形高铁网。穿越山川,串起城市乡村,高铁呼啸之处,生产要素汇聚。一条条高铁经济带正在催生中部地区发展变局。
中部架起“米”字形高铁网
2009年底,武汉至广州开通高铁,位于中部的湖北、湖南抢占了高铁先机。此后,京广高铁、沪昆高铁两条大动脉贯通。长沙、武汉、郑州、合肥等高铁枢纽兴起,中部高铁版图向“米”字形迈进。
目前,湖南已开通5条高铁城际线路,高铁总营业里程1433公里,位居全国前列。从长沙乘坐高铁可以直达20个省份,覆盖大半个中国。
继2016年京广、徐兰高铁在郑州“十”字相会后,郑州至万州、合肥、太原、济南的放射线路正以“四路并进”格局推进。
除了城市,中部的高铁网还注重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延伸。
2015年底,动车开进赣瑞龙铁路,拉近了赣南闽西革命老区和东南沿海的距离;大西高铁太原至西安段,途经山西19个县区,几乎县县设站,列车“蛙跳”式相错停站,使晋南沿线各县群众圆了高铁梦。
以中部为圆心,呈“米”字形辐射的高铁线路承东启西、连贯南北,连接起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打通了整个中部经济圈,重构了我国空间经济地理版图,也为各区域的纵深和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担当中国高铁自主化重任
除了密集的高铁网络,中部同样是高铁研发与制造的主力,是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高地。作为高铁动力之源,在京沪线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的“复兴号”的牵引电机均产自湖南和山西。中国高铁营业里程世界第一,其中近一半由位于湖北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完成。
一直以来,轮轴是我国高铁制造的弱项。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公司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高铁车轮、车轴从冶炼到轮对总成的工序全覆盖,60万公里试验性运营表现与进口车轮相当。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在高铁不断擦亮中国制造“金名片”的征程中,中部始终承担创新重任,“尖端神器”频出。2015年,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研制出被誉为3.0版高铁动力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驱动高铁迈向更高效、更节能的新层次。
“中部造”动车等轨道交通产品,还担当了中国装备“出海”先锋,出口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兼具速度与品质的高铁,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象征,展示出极强的产业活力。以“中国动力谷”株洲为例,到2021年当地轨道交通产值将达2000亿元。
高铁经济带牵引中部崛起
走出长沙高铁南站,只见一座打造千亿级现代服务业集群的高铁会展新城正在兴起,成为湖南开放的新平台。高铁的便捷还引来汽车巨头纷纷落户,长沙汽车业异军突起。
依托高铁的“虹吸”效应,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加速向中部汇集,城镇骨架拉开,新兴产业涌现。一个个高铁枢纽交相辉映,一条条高铁经济带辐射延伸,带动沿线城市崛起。
据测算,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7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3.5亿-7.2亿人口。而这两个圆都在两小时高铁圈内,经济效应不言而喻。
高铁改变了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格局,“江西风景”借高铁驶往全国。内陆腹地江西上饶因高铁“骑跨式”交会一跃成为门户城市,旅游客流“井喷”。
“想要把高铁带来的人留下,就要把城建起来,把产业做起来,产城互动融合。”安徽宿马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文祥说,宿马园区在被定位为宿州城市副中心的同时,还确立了主导产业,2016年GDP增长达20.5%。
高铁开通后,湖北借助珠三角“腾笼换鸟”加快产业转移承接,推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重组效应”凸显。(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阳建、汪奥娜、李鹏、李建平、许雄、余贤红)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