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0日14:02 来源:浙江日报
从湖州市吴兴区西南的天目山余脉向东北方的太湖极目远眺,低山丘陵点缀,河网湖塘交织。从2200多年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城时起,这片沃土上的先民便创造了以“溇港圩田”“桑基鱼塘”为代表的辉煌农业生态文明。
如今,吴兴区把“生态兴区”放在发展战略的首位,积极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推动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收获了国家生态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省首批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区)等十多项荣誉,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覆盖,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今年上半年,吴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18亿元,同比增长8.1%;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3:1,城乡收入差距之小居全省前列。截至2016年,该区三次产业结构已优化为4.2∶43.3∶52.5,在湖州市率先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全区所有县控以上水质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这张傲人的“绿色成绩单”从何而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兴的清丽山水一探究竟。
守住江南清丽之地
炎炎夏日,走进东林镇保国村养殖户费银财的泥鳅茭白混养基地,绿油油的茭白随风摇曳,田里偶有泥鳅搅起水花,一派野趣。“现在没人养温室龟鳖了,水清了,空气也好了。”老费说。
几年前,老费和东林镇绝大多数养殖户一样,从事的是温室龟鳖养殖。彼时,2616个龟鳖大棚遍布全镇,虽然贡献了全镇近七成的农业产值,却每天排放废水2500吨,河流污染面积达到155平方公里。
2014年3月,当地决定彻底整治温室龟鳖养殖,通过签约、丈量、拆除、付款、转产“五步法”引导其退出,众多像老费这样的养殖户借助政府补助和贴息贷款发展起生态农业。
2016年12月31日,随着2616个养殖棚全部拆除,东林镇不仅找回了山青水净的美景,也引来了投资100亿元的江南影视城、投资120亿元的碧水桂乡康养项目等一批注重生态环保的大项目。
在东林镇“壮士断腕”的同时,一场涉及全区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铺开。
吴兴是全国重要的童装产销基地,砂洗和印花是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排放使这一产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也限制了自身发展。2014年以来,吴兴区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一手抓整治淘汰,一手抓集聚入园,倒逼砂洗印花产业转型升级。今年7月底,随着砂洗城二期交付使用,搬迁入园的印花企业达到312家。“我们的目标是将全区所有砂洗印花企业全部搬迁入园,不仅实现中水回用,还能节约土地700余亩。”吴兴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砂洗城今年产值将达10亿元,利税超1亿元。
以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吴兴打出系列组合拳。5年来,全面治理全区1492条河道,实行长效保洁,累计清淤1081万立方米,370个劣Ⅴ类水体全部被剿灭;取缔黑烟囱1600个,淘汰黄标车644辆、小锅炉851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17%;深入实施平原绿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9%,完成湿地生态修复1万亩,建成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城乡绿化生态网络体系;坚决淘汰一批能耗超标、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推进“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1036家。
据悉,“十三五”期间,该区还将投资36.6亿元重点推进治污水、治气治霾、土壤治理、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的31项重点项目,切实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
绿色产业集聚发展
说起吴兴,绕不开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千古佳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十多年来,诗中西塞山的所在地——妙西镇在竞争激烈的乡镇经济版图中似乎一直处于“隐身”状态。
早在2003年建区之初,总面积106平方公里的妙西镇就有102平方公里被锁定为生态区,明确提出不再引进工业项目,只有与生态旅游产业相关的项目才有准入资格。
十年守护,终于在2013年底迎来厚积薄发的一刻。在妙西镇建设西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被列为全区“八大行动”之一,吴兴区委主要领导挂帅,各方力量、资源集聚:拓宽乡村主干道、整修观光大道,打造景区交通网络;修复古道、景点,打造精致景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村庄环境长效保洁,美化区域大环境;深挖人文底蕴,提升景区文化内涵……2015年12月,西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功,截至目前已签约“大好高”旅游项目15个,总投资160亿元。2016年迎来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元。
如今,总投资30亿元的原乡假日小镇项目在妙西镇肇村的一个小山谷中拔地而起,引来各方艳羡的目光。64岁的干荣林是原乡假日小镇农业采摘区的管理员,他说:“村里不少老伙计都没想到,这个年纪还能在家门口上班致富。”
“祖先留下来的绿水青山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手里,经营好它是一种历史责任。”吴兴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5年来,该区持续健全绿色发展绩效考核机制,针对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河网环境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完善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区域政策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区域经济产出、生态产出、资源消耗综合权衡的绿色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功能区定位推进发展。
当前的吴兴区,正加快培育信息经济、智能装备、健康时尚、休闲旅游“四大双百亿”产业,绿色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集聚效应开始凸显。2011年至2016年,该区旅游总收入从41亿元增加到147亿元,年均增长32%。
未来5年,吴兴区还将以西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丝绸小镇、美妆小镇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快发展“美丽经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明显。
生态发展成为自觉
在原乡假日小镇采访时,妙西镇副镇长吴仁斌带着记者来到项目背后山坡上的一片梅林,工人们正在铺设观光栈道,来年春天,游客就可以在更好的角度欣赏这千亩花海了。
“妙西人用心守护这片梅林已有30年。”吴仁斌说,“直到区里在妙西开发旅游的决策定下来,我才觉得是时候把它展示给外人了。”2014年开始,妙西镇连续举办了三届梅花节。头两年,吴仁斌背着大喇叭,又是引导交通,又是当导游,极力推荐这片生态美景。2016年的第三届梅花节,10万游客涌入梅园,此时吴仁斌已经接待了20多批有意投资的客商。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开发建设。吴兴区将生态文明课程纳入各级干部主体班次培训和干部学习网、教育培训网必须课程,有力提升了干部们的生态文明理念、政策水平和实践能力。
正是因为这份深入骨髓的自觉,一定程度上让吴兴区在湖州市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初便迅速反应,从提升市场主体服务体验、抓好优惠政策落实、营造和谐营商环境入手,用服务组合拳激发绿色智能制造业活力,助力打造绿色智能制造名城。
“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优惠新政一出台,区国税局就打来电话,连怎么办理、要带什么资料都说得非常详细,我们只要递交一下资料就行了。”最近,浙江湖州美欣达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芮勇对吴兴区国税局的服务赞不绝口。该公司在全国共有26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去年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136万吨,发电量6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58万吨。
据悉,为了引导企业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转型,目前吴兴区各涉企部门普遍推出了“最多跑一次”办事清单,建起项目跟踪服务小组,设立“绿色智能制造业”专线,设置服务专岗。为确保各项优惠不折不扣落地,当地还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组织开展绿色智能制造分类培训,并组织专家上门会诊,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上半年,该区已累计办理各项税收优惠2742万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同比增加1倍。
政府引导,企业响应,全民参与。在吴兴,社会力量自发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七彩阳光”“地球小卫士”等民间环保志愿者组织不断涌现;“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深入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古人用诗句描绘了吴兴的生态美景,而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闪耀夺目。(记者 霍建虹 杨新立 徐坊)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