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
2016年06月27日10:34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1991年3月31日1版
1991年4月12日1版
1991年2月10日1版
1991年6月1日1版
1991年6月25日1版
1991年3月1日1版
开栏的话
《他是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是25年前本报推出的一个人物专栏。从1991年1月1日至7月1日,每天一篇,笔端对准首都各行各业的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半年间,这个小小的专栏共刊发182期,勾勒出一幅流光溢彩的优秀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群像。
今年是中国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建党95周年,全党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这个时间节点,本报重启《他是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专栏,目的是接续传统,续写新的历史时期首都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的形象和风采。
开栏首期,我们追访了当年写过的几位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他们头上添了华发,人生轨迹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但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的本色如一。让我们向他们由衷致敬。我们期望,有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活跃在首都发展建设第一线,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的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出现在我们的栏目里,也欢迎广大读者把你们身边的好党员推荐给我们,把他们的事迹介绍给我们。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首都的工作,关键同样在党。群众心目中党的形象,直接体现在每个党员身上。让我们一起努力,来维护好、展示好“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员”这个闪光的形象吧!
院士毛二可:带队创新
当年的报道: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教授领导的雷达技术研究室,一年的工作日竟达15个月。10年中,毛二可教授获得了4项国家级发明奖,3项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革新奖。
追访:75岁那年,毛二可院士“下海”了。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组建公司,专攻科研成果转化。
毛二可,在我国雷达领域可是响当当的名字。“但让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为国家服务,一直是我的心愿。”毛二可告诉记者。
2009年12月,毛二可以自己和团队的科研成果作价600万元入股,与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理工雷科。为了表示与公司共兴亡的决心,他拿出了全部积蓄,用于公司注册。
公司成立后,团队中部分教师仍专注于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另一部分教师则利用公司推动成果转化。所里那些被锁进柜子的科研成果,变成北斗卫星导航基带芯片、机场跑道异物监测雷达等货真价实的产品。
一位农业植保专家主动找上毛二可,想定制一批雷达,专门探测昆虫迁徙,要求记录昆虫的大小、种类和飞行轨迹,观测精度须达到厘米级。毛二可组织研究人员反复分析了项目的可行性,给出意见——“接!”与以前“老师+学生”的作坊模式相比,成立公司后团队研发实力已大大增强。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2.58亿元,并成功并购上市。
毛二可仍是这个团队的“最强大脑”。每天工作8小时,周末、寒暑假亦不例外。这两天,北京户外的气温已达30多度,他仍戴着帽子、穿着白衬衣,在校园里指导学生做实验。(记者 任敏)
赵立民:跟小广告战斗不息
当年的报道:市民政局机要档案室8000卷档案,都浸含着“老档员”赵立民的心血。其中很多珍贵资料都是他“下放”回来从“废纸堆”里抢回的。
追访:下楼扔垃圾的道上,赵立民随手撕下了楼道里刚粘上的“空调移机”小广告。
“见了就撕,环境就得靠大家维护。”85岁的赵立民常常感叹没有什么余热可以发挥,但撕小广告这件事,他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在哪里见到小广告,赵老就撕到哪里。小区外面的路边,公交站台,地铁车厢,甚至散步的公园,都是他清理小广告的“战场”。
有一回,因为撕小广告,被贴小广告的看见了,对方走过来威胁老人家。不过赵立民更高兴,这下可以当面“说说这些人了”。心平气和、语重心长,赵立民从爱护个人卫生说起,到爱护公共环境,再到维护首都形象,最终,贴小广告的被说得灰溜溜地走了。
家人怕他和贴小广告的起冲突,容易有危险。“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还能怕他们!我是老党员,应该教育他们。”
有时候,赵老会主动打电话教训贴小广告的人。“贴到楼道里来,大家生气还来不及,怎么会用你的服务!”一番话,还真能让楼道清净一段时间。
“咱是党员,就应该多管点事情,多管闲事就是服务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人。”赵老说。(记者 童曙泉)
“鸭司令”:关掉鸭场开文化园
当年的报道:黄礼是北京最大的养鸭场——前鲁鸭场的场长。他不但保证了北京烤鸭业65%的用鸭,也带富了一批鸭农。他宁肯自己鸭场赔钱,也不让农民吃亏。
追访:养鸭养了大半辈子,67岁的黄礼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关闭鸭场,办农耕文化园。
黄礼一手建起来的顺义前鲁鸭场,曾是北京最大的养鸭场。这么大的买卖咋说停就停?黄礼说,养鸭影响生态环境,索性彻底关停,还箭杆河一片清净。
鸭场关了,在场里就业的村民怎么办?黄礼早有谋算。“鸭司令”要带领大伙儿转行吃文化饭。
“我们前鲁各庄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着呢。”黄礼翻出了《后汉书》,高声朗诵其中的《张堪传》。张堪,东汉期间任渔阳郡太守,曾在前鲁各庄村开辟了北方第一块稻田,“教民种植,使民殷富。”黄礼至今还记得小学一年级在张堪庙里上课,土庙四壁上都是农耕图。
可惜这座古庙已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村里的水稻田也从1996年起全面退耕。
黄礼要把这份记忆找回来。他请来了专业设计公司,把养殖车间改成农耕文化展览馆。他动手制作展示沙盘,依儿时记忆,再现村头“清泉横溢,绿水漫流”的美景。他遍访村里的老人,整理与水稻有关的民俗、歌谣……
张堪农耕文化园一点点雏形初具。“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可以试运行。”黄礼说,那时村里的乡亲们就可以到园子里就业,捧上文化饭碗。(记者 王海燕)
赵运兴:活到老较真到老
当年的报道:他叫赵运兴,是建行北京延庆支行党组书记兼行长。他说:“国家信任我,让我管钱,我就得贷的是地方。该贷的款,我送上门去;不该贷的款,娘老子来了也不行!”
追访:“老爷子是不是真当过八路军?”“我看像……”这样的议论,在建行北京延庆支行里常听见。
大伙议论的老爷子名叫赵运兴。1993年退休前,他是支行的党组书记兼行长。他从没当过八路军,只因作风太像“八路”,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土八路”行长。
“这老头子,‘凿’!”提起赵运兴,躺在病床多年的老伴儿蹦出一个字儿。在延庆话里,“凿”就是较真儿、一根筋的意思。
刚退休那几年,行里建家属楼。赵运兴向单位主动请缨:“建工程也需要有人监督把关,不如让我这个老头子来吧!”就这样,花甲之年的赵运兴又热情投入了工作中。他蹬着自行车,每天穿梭于工地,认真履行“监工”职责。
一年后,新家属楼建好了,行里的新老员工都欢欢喜喜来看房,赵运兴却再也不来了——“我那老房子挺好,新楼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大块头电视、老式圆镜子、碎花苫布……赵运兴家干净整洁,却是个十足的“古董铺”。他最珍爱的“宝贝”,是那辆黑色的“二八”自行车。每逢行里开会、举办老干部活动,都能看到80多岁高龄的他骑着锈迹斑斑的“二八”车来参加,再骑车离去。他执意不肯接受开车接送。
这年头,谁不知道新房好、汽车快?“别占公家便宜。”赵运兴总是这样教育儿孙辈,原来他“凿”的,正是这个理儿。(记者 孙奇茹)
克里木:76岁送歌下社区
当年的报道:歌唱家克里木从艺四十年,下部队演出上百次,足迹遍及祖国的天涯海角。在舞台上和舞台下,克里木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和热情献给了观众,也赢得了观众的深深爱戴。
追访:“克里木,真是克里木!”4月25日上午,歌唱家克里木一边唱着《掀起你的盖头来》,一边踮起脚、翻着手腕,跳着热情的新疆舞出现在海淀区北下关街道。社区里的居民惊喜极了,把他团团围住,《达坂城的姑娘》《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一首首点起歌来。谁也没想到,这位老歌唱家还活跃在舞台上。
居民们的热情感染了克里木,他没有告诉大家,自己刚从新疆飞到北京,饭还没好好吃一口就来到这里。一周多前,活动主办方邀请克里木为居民做一场公益演出,克里木一口答应了。没想到演出前几天,他又接到另一个到新疆慰问演出的通知,“没关系,我都去,我坐夜里的飞机,一点不耽误。”当天早上七点多,克里木在北京一落地,就直奔北下关街道。
连着几天的演出,克里木都是吃着止痛片上场的。76岁高龄的克里木有腰腿疼的毛病,有时疼得走不了路。每到这时,他就赶紧吃几粒止痛片,“控制住就行,不能在舞台上出事。”
“我是当过兵的人,也是五十几年的老党员了,不能软塌塌的。”无论在哪里,克里木都充满精气神儿。近几年,他依旧保持着每年五六十场的公益演出。“我是靠声音为大家服务的,虽然我老了,但只要嗓子还好,我就一定继续唱。”克里木常常这样说。(记者 韩轩)
张志强:当楼门长服务街坊
当年的报道:宣武区南横街煤厂的张志强干送煤工11年了,他义务为7户五保户、3户军烈属送煤,煤厂周围的12户盲人也成了他挂心的对象,不用开口,到时候就主动把煤送来,码放在烧用方便的地方。
追访:20多年前,白纸坊、牛街一带的孤寡老人提起张志强,都会竖起大拇指,“好人、实诚,有了他冬天不用发愁断火。”如今,三庙小区14号楼的居民遇上难题,也会想到张志强,“找张大爷,他一准儿能帮上忙。”
张志强是原南横街煤厂的工人。除了送煤,他还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做家务。退休后,他到社区当起了楼门长。
三庙小区是老旧小区,产权单位多,房主信息和物业信息很多都对不上,住户遇上跑冒滴漏都不知道该找谁。张志强是14号楼的戊号楼门长,做的工作,就是帮助邻里街坊解决这些繁琐的“难题”。
去年雨季,顶层的房顶漏水,刚搬来不久的房主慌了神:找谁修?产权单位还是物业?怎么联系?
对门的邻居就说了一句:找张大爷,他能帮你解决。
张志强到了,拿出小本联系了产权单位的机电公司。放下电话,张志强还跑回家,扛了把梯子过来,“我怕工人来了没带够东西,不了解情况,耽误修房顶。”
修理人员很快就赶到了。小半天的时间,房顶就修好了。张志强也跟着一起高兴,“居民问题解决了,说明我没辜负人家的信任。”(记者 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