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区        注册

援藏干部为雪域注入发展动力

杨斯阳

2015年08月22日09:44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援藏干部为雪域注入发展动力

  八月的高原天高云淡。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脉的峡谷中,有一个地处三国交界的小县城,它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香巴拉”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

  沿着干净的柏油公路进入孔雀河谷,记者看到,农田中的油菜花与随风摇曳的青稞黄绿相间,道路旁的林草和白顶大棚交相辉映。在普兰县的早市上,翠绿的黄瓜、红艳艳的圣女果和香甜的蜜瓜等各色蔬果非常新鲜。

  两年前,普兰县销售的蔬菜还只有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水果得从喀什、拉萨等地长途运输而来,草莓售价高达120元一斤。如今,普兰县的蔬菜瓜果不仅实现自给自足,还销往阿里地区其他地方,普兰黄瓜、圣女果在周边地区都小有名气。

  这些改变是在援藏干部高宝军到普兰担任县委书记后发生的。援藏前,高宝军任陕西省延安市委副秘书长,2013年,他告别妻儿,来到普兰县。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高宝军发现,与阿里其他高寒牧区不同,普兰县日照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发展耕种业和林业。高宝军开始琢磨,能否发展大棚种植,带领当地百姓致富。

  在他的带领下,县领导班子确立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下决心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通过三种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农户把土地租给公司,每亩地可得1300元;农户到种植基地务工,每天可获得150元工资;公司免费提供给农户27座大棚,用于农户自营增收。

  没想到,在说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遇到不少困难。过去,普兰县也搞过大棚种植,但由于技术不到位,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当地农户认为,大棚种植不可靠。为了说服农户,高宝军一户一户地走访,不少农户被他的诚意感动,答应试试看。

  普兰县委、县政府启动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项目,初期建立10个大棚作为试点,启动资金300多万元。

  宗珍桑姆是普兰县吉让村的普通村民,家里有27亩地,其中22亩租给了公司,还有一座免费大棚种植土豆。平时,宗珍桑姆到农牧业示范基地务工。去年,宗珍桑姆的各项收入共计4万余元,是2013年的3倍。

  截至目前,普兰县有温室大棚140座,种植各类苗木超过5万株,既丰富了当地百姓的“菜篮子”、改善了生态环境,又

  带动了群众增收。在普兰县,大家亲切地叫高宝军为“菜篮子”书记。

  记者了解到,在雪域高原,有一批像高宝军这样的援藏干部。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河北、陕西两省对口支援阿里地区及噶尔、普兰、札达、日土四县。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确定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国有企业对口支援阿里地区措勤、改则、革吉三县。河北、陕西两省和三大公司共向阿里地区选派援藏干部460人,其中党政干部306人、占总数的66.5%,专业技术人才154人、占总数的33.5%。同时,援藏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由第一批的19%提高到第七批的58%,涵盖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研、司法等领域。

  高宝军说,“选择援藏,就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我认为,‘老西藏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都有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内涵。在新时代,援藏干部不仅要秉持‘老西藏精神’,还要勇于创新,帮助当地群众找到致富之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