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宇
图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
长江路与胜利路的交会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天路”——青藏公路的起始点。 黎晓刚 摄
记者 啸宇
这是一个创造了世界筑路史的奇迹:11万藏汉军民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3000多名英烈为之奉献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矗立在世界屋脊的丰碑——青藏川藏公路。
60年前,跨越茫茫草原和繁茂原始森林,这一创造筑路历史奇迹的公路建成通车,在世界屋脊上架起了“金桥”,从此,天堑变通途,遥远的高原打开了大门。
60年后的今天,辉煌仍在续写,这一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如雪域高原一双坚实有力的翅膀,正在托起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腾飞的梦想。
今年12月25日,是举世闻名的青藏川藏公路胜利通车60周年的日子。为深入贯彻落实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总书记就青藏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营造继承和弘扬两路精神的浓厚氛围,今日,本报记者将跟随省交通运输厅的工作人员重走青藏公路,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探寻沿途的沧桑巨变。临行前,本报将带着您一同探秘青藏公路的前世今生。
天路的起点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市最繁华的中心广场北边,东西向的长江路与南北向的胜利路在此交会,在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匆忙的脚步中,谁也不曾想到,这里是闻名世界的“天路”——青藏公路的起始点。
“当年在此立有青藏公路纪念碑,但是后来因城市发展需要和市政工程施工要求,纪念碑就被拆除了。”据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交通史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生禄介绍。
“1954年12月25日,康藏(今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仪式分别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四川省雅安市和青海省西宁市同时举行。当时在西宁的通车仪式举办地,就是现在的中心广场一带。青海省各族各界1万多人参加了通车典礼大会。同时,30辆满载着大米、面粉、汽油等物资的汽车当天从西宁市出发,开往拉萨。”李生禄说。
看青藏公路60年如何变迁
据悉,青藏公路先后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称谓的变化:1954年之前,西宁经倒淌河至玉树州结古段称青藏公路;1954年在抢修格尔木至拉萨、甘肃敦煌至格尔木公路过程中,这两段均称为青藏公路;1954年12月25日,康藏(今川藏)、青藏公路通车,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称为青藏公路;1966年交通部将兰州经西宁、格尔木至拉萨公路定名为青藏公路;1981年11月30日,青藏公路列为北京至拉萨干线公路网中的一段,将西宁至格尔木称为青藏公路东段,格尔木至拉萨称为青藏公路南段。
李生禄说:“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是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公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处高寒地带,气候恶劣,地质复杂,工程浩大。全线贯通也是分了几段、多次整修完成的。这条曾经担负着80%以上的进出藏物资运输的公路,依然是进出青藏高原最为繁忙的生命线和大通道。”
慕生忠——青藏公路之父
1950年1月,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应当争取于今年5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他指出要“将其改造为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民主的西藏” 。1950年2月,毛泽东发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命令。
1950年4月13日康藏公路(1955年后改称川藏公路)在四川雅安金鸡关破土动工。
1954年5月11日,在距格尔木30公里处,昆仑山下的艾友里沟,青藏公路破土动工。
与川藏公路不同的是,青藏公路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是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的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局首任局长、被人们称为“筑路将军”的慕生忠。修筑青藏公路便是由慕生忠首先提起。
1954年1月底,慕生忠提出要在青藏高原修一条公路。
恰巧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彭德怀给了青藏公路一线生机。据慕生忠回忆,彭德怀踱步走到挂在墙上的中国地图前,抬起手,从敦煌一下划到西藏南部说:“这里还是一片空白,从长远看,非有一条交通大动脉不可嘛!”
两天以后,周恩来亲自批准了青藏公路的修路报告,同意先修格尔木至可可西里段。当时周恩来指示:青藏公路要修,它如人的手背,平坦易为,而且斩不断,炸不烂,非常保险。要急修,先粗通,然后再改善。为了战略上的需要,青藏、康藏两条公路并修。
格尔木是青藏公路的起点。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来到格尔木河畔的这片荒原上,开始了艰难的筑路进程。1954年7月30日,公路修到了可可西里。仅用了79天,筑路大军就修通了300公里公路。1954年10月间,筑路队伍开上了唐古拉山。
7个月修通1200公里青藏路
1954年12月15日,2000多名筑路英雄,100台大卡车,从格尔木出发,直抵青藏公路终点拉萨,格尔木到拉萨全长1200公里的公路胜利打通。青藏公路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创造了高原上快速筑路的奇迹,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罕见的。1954年12月25日,在拉萨,青藏公路和康藏公路同时举行了通车典礼。两路并驾齐驱,世界屋脊从此走出没有公路的时代。
6顶帐篷搭建起了格尔木
在1954年春天以前,格尔木还被写着“噶尔穆”,当时只不过是地图上一个名称而已,并无居民点存在于昆仑山北麓的这片荒滩上。
1991年3月慕生忠忆及这段历史时说:“当时,格尔木空旷的原野上没有一顶帐篷、一棵乔木。有的只是枯草和大漠戈壁。向南望去,昆仑山巅白雪皑皑;向北看,沙丘一座连一座,恰似一片破败的墓葬群。有的同志问我,格尔木到底在哪里?我回答说,格尔木就在你的脚下。我们的帐篷搭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
当时他们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扎下了6顶帐篷。为了防御野狼的袭击,绕着帐篷垒起两米多高的围墙,这便是格尔木最初的建筑。6顶帐篷,就成了格尔木市的开端。
11万筑路大军开山修路
1950年4月13日川藏公路破土动工,此后的4年多,在雅安至拉萨之间2255公里的深山峡谷间,形成了一个散发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流动工地。11万藏汉军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做工具,翻越了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齐拉等14座大山;跨过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拉萨河等主要江河;贯通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横跨数不清的沼泽区、冻土区、地震区、碎石塌方区、大冰川和原始森林……
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
当年,由中国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青藏川藏公路。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的歌曲唱遍了全国,也把修建青藏川藏公路的艰难告诉了世人。
一部艰苦卓绝的养路史
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来,国家相继投资几十亿元,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整改。而在这几十年的改建、养护中,青藏公路同样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也不失为是一部有别于艰难建设年代的奋斗不息的历史。从只有铲子、牛或骆驼车和架子车等简易劳动工具的第一代养护工,到条件不断改善的第二代、第三代……一代又一代养路工人更是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长年奋战在高寒缺氧地区,用青春和泪水谱写着人生的篇章。
促进青西两地经济发展
青藏公路1954年通车,1974年公路改扩建,1985年公路全部实现黑色路面,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效率,有力促进了青海、西藏两地经济发展。青藏公路是大部分进出西藏物资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青藏公路的通车,给青海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强了青海与祖国内地的信息交流、经济联系,改变了青海交通、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沿线道路运输业已经成为支撑西宁、格尔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沿线道路运输业发展带来了旅游、服务业等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关专题 |
· 2014·网络媒体“两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