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区        注册

工作在唐古拉之巅——探访青藏公路“天下第一道班”

2014年10月10日15:54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工作在唐古拉之巅——探访青藏公路“天下第一道班”

青藏公路安多公路段14工区,早期的109道班,又称“天下第一道班”,38名职工,守护着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附近40公里的青藏公路。最高海拔5231米,平均海拔5100米左右,这是被医学上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度。

新华社“同走进藏路”采访团队刚刚踏进“天下第一道班”办公区,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突然间黄豆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在狂风的肆虐下打在院子的地上。然而,站在院子里与记者交流的两名职工并未躲闪,他们依旧坦然地站在冰雹中,悠然地抽着烟,憨笑着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在高寒缺氧、天气变化无常的“生命禁区”里工作的“天下第一道班”的职工们,在工作中同样如此坦然,而且乐在其中。

在“生命禁区”里守护“天路”

20日下午,虽然冰雹依旧肆虐,但与道班负责人交流获悉,记者想采访的工人已经到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K3332路段补路去了。记者决定到他们的工作现场去看一看。

到达后记者发现,二三十名工人正在现场紧张工作,或清理坑槽、或铺设沥青、或打扫路面,一片忙碌的景象。附近,是连绵的雪山。

一个满身油污的黝黑汉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的脸上,有几处明显的黑色印迹,像胎记一般。交谈得知,他叫旺求朗杰,已经在道班工作了3年。

“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在一个路段补坑槽,在往沥青里边加柴油时,沥青溅了出来,把脸烫伤了,后来,就成了这样子。”旺求朗杰说。

距离旺求朗杰不远处,28岁的才卓正在用铁锨平整坑槽填充的补路材料。“这里海拔高,氧气也就是内地的一半左右,她的心脏有问题,去年干活的时候晕倒在路上了。”一旁的同事告诉记者。

虽然是9月份,但现场仍然寒风刺骨。与职工交谈了一会儿,记者的手便几乎冻僵,无法记录采访内容。

工区长巴布告诉记者,他们负责养护的路段天气非常恶劣,职工们差不多天天工作在风霜雨雪中,他们已经习惯了。据介绍,这里年平均气温在零下8摄氏度,最低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左右,一年中有120天以上刮八级大风。

“去年11月份,因为降雪这个路段堵车堵了差不多20公里,为了清雪保畅通,好多职工连续在这干了三天三夜没合眼,一些人的手、脚、耳朵都冻坏了。人们又饿又冷,有的都忍不住哭了,但为了尽快通车,没有一个人下去。”巴布说。

因为喜欢,他们乐观地“坚守”

在记者的眼里,养路工是个苦差事,尤其是在最高海拔5231米,被认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国道公路段上。平常人在这里走路都会胸闷气短,甚至心跳加速,而他们却要在这里干“体力活”。

然而,对于“天下第一道班”的职工来说,这确是一个给他们满足、快乐的职业。

“我想在这一直干到退休,我确实喜欢公路。” 巴布说。48岁的巴布已经在道班工作了22年。

巴布介绍,他的父亲、母亲、哥哥、弟弟都是养路工,他从小就在“路上”长大,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在路上“干活”,他和这个工作非常有感情。

除此之外,巴布还觉得他的工作是“神圣”的。

“这是一条民族团结路,联系着汉藏民族的感情。我们在海拔最高的地方养护公路,就是在维护这种感情。”巴布说。

而贡嘎的快乐,是在于这份工作能让他帮到别人。

2012年11月份,他们养护的路段下了雪。在唐古拉山口巡路时,贡嘎发现一个司机因为缺氧产生了严重的高反。当时,他背上司机,徒步在雪地里走了10多公里,才把司机背到了道班,让他得到了及时救助。

“第二年3月份,那个司机专门到道班来,说我救了他的命,给我送了一个锦旗。” 说这话时,贡嘎有点不好意思,但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快乐。

梦想,仍寄托在“天下第一道班”

因为心脏不好,28岁的才卓本来有机会调走,可她不想离开。

“我的父亲原先就在这个道班工作,我现在是一名合同工人,我的梦想是成为‘天下第一道班’一名真正的养路工。”才卓说。

而巴布的梦想,则是希望道班“有好房子、有氧气、通上电和暖气”。

“我们现在的房子虽然年年修,但是不少还是经常漏雨。这边海拔高,职工需要吸氧,大家的氧气瓶一周就得充一次,如果有制氧机就好了。”他说。

不仅如此,巴布还希望尽快开通京藏高速公路。

“高速开通了,我们道班就可以养护高速公路了。”巴布带着些许自豪感说,仿佛他已经成为了一名高速公路养护工人。

青藏公路分局党委书记赵伟文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改善养路工人的工作环境,西藏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了“大工区制”,尽量把养路工区设在城镇或靠近城镇的地方。109道班地处唐古拉山口附近,这里经常下雪结冰,需要在路面积雪结冰后第一时间保畅通。同时,经常出现的一些交通事故,也需要得到及时救助,所以在改革后这个道班作为青藏公路的一个重要保通点保留了下来。

“唐古拉山这个路段离不开‘天下第一道班’,我们愿意在这里养路护路,保路畅通、服务路人。”巴布和他的同事们说。(新华网西藏那曲9月21日电 记者刘诗平、范世辉、曹婷 中国交通报记者杨青山)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